《找春天》优质课(2篇教案)

2022-10-05 08:0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找春天》优质课(2篇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优质,春天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9个字,会写9个字。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的感受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引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积去观察、发现。 教学难点

1. 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 2. 学生可能存在的爱点、质疑点;

3.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给学生怎样的学习方法。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能够在远教资源的情境中体验、感,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教学难点:

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 (板书:找春天) 1、播放歌曲。(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 2、板书课题 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春天的气息。遇到不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检查学习情况

三、走进文本,寻找春天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问:共有几句话? 2.读第二自然段

比较句子: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走出家门,跑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3、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春天像什么?为什么?

4、自由读四至七自然段,思考:我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句式训练:

例: 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其他三句也可以模仿训练。

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读文: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

5、春天还会在哪里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教师和学生可以拓展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想到的一些诗句。


四、拓展

“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 读春天: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 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 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教案二】

找春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悟读文。

教学重点: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教学难点: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字词:学生自愿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读文:把爸爸妈妈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伙伴听。

【自愿展示学习收获,充分发挥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朗读

1、自由读四至七自然段,思考:我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句式训练:

例: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其他三句也可以模仿训练。

3、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读文: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

4、春天还会在哪里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教师和学生可以拓展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想到的一些诗句。

【多种形式感悟读文,利于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拓展课外学习资料,促进语言积累,增强学生学语文语文的自觉性。

三、背诵

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借助板书背诵、看图背诵、想象情境背诵。

【此环节融听、想、品、背于一体,使学生对书面语言文字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了多层面、立体的审美和积累。

四、拓展

“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 读春天: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


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 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为他们搭建广阔的展示平台,在丰富多彩的“寻春、赞春”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发现的快乐,真正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五、作业

1、找一找自己身边的春天,把春天带到课堂上。 教学反思:

“读”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读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多读的目的在于将课堂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悟领会课文。本课教学时我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

1.听读。学习课文之前,我首先进行范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听力,让学生受到教师朗读的熏陶。

2.自读。自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读熟课文。在学生自由读前,提出要求:(1)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不丢字,不加字。(2)读的过程中遇上难读的句子可作记号或随时请教老师。(3)读通课文后,标出自然段序号和圈出生字。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和较长的词组,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

3.细读。所谓细读,就是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边读边进行字、词、句、段的训练。这一步是以“情”贯穿的读。课文第一段我抓住两个它“!第二段我让学生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脱”“冲”“奔”“找”这几个动词,描绘出孩子们急着到外面去找春天的心情。这时适时引导:这段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这两段应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去读?使学生明白面对春天这美丽的景色,们应用盼望、高兴的、急切的语气去读。 课文第三至七段,可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朗读。这三句话把春天生机勃勃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为春天增添了不少生机。读这一部分 时,要读得亲切活泼。

4.赛读。经过教师的指导,多数学生能读熟课文。这时,可安排学生分组比赛读,每组选出最好的同学再比。读完后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以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读熟、读出感情后,再进行背诵的练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8cb9ce796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