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一等奖教案

2022-10-12 19:0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蝙蝠和雷达一等奖教案》,欢迎阅读!
雷达,一等奖,蝙蝠,教案

1. 谜语导入,出示蝙蝠图片,雷达图片

2. 齐读标题两遍。聪明的孩子看到这个题目一定有问题想问,有问题吗?

3.同学们真了不起,短短的时间里,就能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入今天的学习中去。 4.出示学习目标

5.同学们,课文中的词语你们都认识吗?谁来读第一行。很好,字音很准。谁来读第二行?(字正腔圆真好听)第三行。读得不错)齐声读词语。

6. 蝙蝠和雷达有什么联系呢?同学们,想不想当科学家?这节课呀,咱们42班所有的同学都是小小的科学家,咱们一起去体验这研究发明的过程。我们首先来研究一下,蝙蝠在夜间飞行有什么特点呢?(同桌交流答案)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指名读。红色字体着重读。

读出蝙蝠飞行的灵巧 !读出了对蝙蝠飞行技术的赞叹。1齐读。对比句子,用即使

也造句

用喜欢的方式读4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7. 谁来当一个解说家,用自己的文字给大家讲解一下。

8. 老师稍稍地修改了一下这个结论,你们发现少了什么?去掉行吗?为什么?

名读,男女读,全班读。两种器官同时发挥作用

9. 那么,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呢? 指名读,填空读。在书上画示意图。板书,再来读。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科学家来之不易的研究成果,读。

10. 科学家之所以反复研究,是因为他们要把这个飞行的本领造福我们人类,他们做到了,现在,他们模

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那雷达又是怎样探路的呢?默看第八段,画的示意图。(板书)

11. 完成填空。


同学们彻底的把蝙蝠和雷达的关系弄明白了,由根据蝙蝠飞行到发明雷达等等,这也是一门科学,他就是仿生学。同学们,动物、植物都是我

们人类的好老师,只要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多观察,勤思考,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明和发现,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呢!

12.

蝙蝠和雷达

超声波

蝙蝠 障碍物 耳朵 反射 启示

天线 无线电波 雷达 障碍物 荧光屏 反射



《蝙蝠和雷达》教后反思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知识短文,主要是讲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在夜间飞行的奥秘,并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使飞机在夜间能安全航行。 在这一节课里,我采用的是“先学后教,精读精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 主学习 上课开始,通过学习第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蝙蝠飞行本领高超,是不是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呢?我让让同学们带着疑问,以小组为单位自学3-6节课文,亲自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分小组讨论并填写。学生自学后大多数学生得出结论:蝙蝠飞行探路不是靠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二、突破重点 这一课的教学要点是让学生弄清蝙蝠的嘴和耳朵的作用,初步了解蝙蝠探路的方法,以及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关系。这既是这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我紧紧围绕科学家的三次试验和由蝙蝠受到的启发,发明雷达入手,让同学们读课文,并鼓励学生根据蝙蝠探路的示意图,画出雷达工作的示意图。接着请学生根据示意图,介绍雷达工作的原理。 三、注重课外延伸 本课第一次让学生接触到仿生学的知识,我让学生交流所收集的有关仿生学的资料。使学生对人类模仿动物进行创造发明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一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最后说学生说说自己想从什么身上得到启示,想发明什么,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8ce445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