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传》和《包容的智慧》两本书书评

2024-01-25 17:3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钱学森传》和《包容的智慧》两本书书评》,欢迎阅读!
钱学森,包容,书评,本书,智慧

《钱学森传》和《包容的智慧》两本书书评

《钱学森传》的书评:

看这本书的动机是,他是我的偶像,我的前辈,曾在看关于他的传记电影的时候落泪,感动。虽然,一路走来听说过不少关于他的事迹,他的丰功伟绩,但那些都是零零碎碎的小故事,我想看一幅画,有山有水,有树有草,有花有叶,这是一幅关于他的画,我想看,一个作为人的他,而不是作为神的他。

看完此书,胸中一股浊气,有愤怒,有不甘。一本纪实性的书,我竟然读出了小说的味道,还真的以为这是儿戏,这是才子佳人的故事?钱老走了,还不忘把他摆在神坛,帮着摇旗呐喊,为自己洗地。一味的去揣测,一味的去合理化,一味的去回避历史的丑恶,一股浓浓的虚情假意。我想要的是事实,这本书给了我一些被阉割的故事。我以为,无端的涂抹,是对历史人物,是对钱老极大的不尊重。

要说不甘,维特根斯坦说天才是有燃烧自己点亮别人的道德责任的,钱老担起了生命之重,担起了这份责任。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无疑他是我辈楷模。我的不甘与此无关。我不甘的是,银河中最璀璨的那颗明珠,不得不落入了条条框框之中,我不知道,他是否有过不愿,是否有过不甘。纵使有,面对着历史的洪流,也无济于事,唯有顺从。当年一身的傲气被打磨,我偏执的觉着这股傲气,才是知识分子的生命力。

开疆扩土,功成名就,他一步步的走向了神坛,不管是否出于他的本意。他不再属于自己。


还要说什么呢?他如果不回国,作为冯卡门的弟子,想必也会功成名就。有意思的是,书中提到了一个当时和他一起因为火箭敏感技术被美国政府重点关注的华人,叫王大卫,与钱老不同的是,他选择了留在美国。如今,遍寻网络,也只能发现蛛丝马迹,想必他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当然,是谁成就了谁,已经不是重点了。

当然,这本书不是一无是处。至少给出了年谱,画出了脉络。凭着它,我找到了钱老一步步的足迹。也不得不说,那是一个神奇的年代。一穷二白,一无所有,身处绝望之渊,那样一群神奇的人,徒手攀岩,十年两弹成。要说它是一种信仰,我愿意热血地去相信一次。再多的情绪都是矫饰,唯有景仰和崇敬留我心间。

《包容的智慧》书评:

这本书是由两个人的对话编辑而成。一个是传媒届的骄子,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一个是佛教的高僧大德,佛光山的开创者星云大师;他们两个人有很多共通点,首先都在自己的领域内开创了宏伟的事业,其次走的都是国际化路线,再则他们都在中西文化结合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都把一个大事业管理得井然有序。所以在本书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两大高人的对话妙语连珠,旁征博引,思想交相辉映,时不时迸出智慧的火花,令读者受益匪浅。

两位高人对话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谈媒体、也谈佛教,谈事业、亦谈人生,谈文化、也谈管理,但最终所有的话题百川归海,聚成一个“容”字。由于难以归纳总结,下面摘抄一些语句大家共飨:

枝叶茂盛的那棵固然生机勃勃,枝叶稀疏的那棵也不失古意盎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94a2196d2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