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读后感

2022-10-20 05:07: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读后感》,欢迎阅读!
雪歌,判官,读后感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中写下:“洛阳梨花落如雪”一句后,后人每每因袭之。岑参那么反用梨花来喻雪,取喻新奇,的确是独具风神的妙喻。



接下来四句写雪中奇寒,以“散入”一句为过度,笔触由大自然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

转入营幕中。“瀚海”二句,似承实启,又将镜头从营幕中拉出,推

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某或即其前任。为送他归京,写下

向冰雪掩盖、万里云凝的塞外天地。

此诗。“岑参兄弟皆新奇”(杜甫《陂行》),读此诗到处不要忽视一个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应为第三层。复将镜头

“奇”字。

转回营幕中,区区14字,已将践别宴会上的急管繁弦写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表现的情调是豪放的。全是关键在四个“雪”字,一送别前

写军营的奇寒,写冰天雪地的背景,写践别宴会的'喧闹,到处都在刻

的雪景,二饯别时的雪景,三临别时的雪景,四送别时的雪景。故虽全

画异乡的浪漫气氛,又无一处不显示客中送别的繁复心情。

诗转折突兀,结构错综改变,但以雪为中心线索抒情写景,章法严谨。

最末六句为第四层,写筵后送别,归客远去的情景。尤其是结尾

起首四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

处,一个“空”字足以道尽万般离情,余韵悠长,耐人寻味。

千树万树梨花开。”为全诗发端,写出了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如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沈德潜《说诗语》)。其中,“忽如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下简称《白雪歌》)可以说是唐代诗

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乃传世佳句,传神地 描绘出了雪的皎洁

歌中的一朵奇葩。它既是一首边塞诗,又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描绘

鲜润、明丽与飞动。然而此语并非 出自偶然。南朝萧子显在 燕歌行》



1 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读后感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了边塞的风雪与寒冷,表现了送友惜别的深情。

这首诗景色凄美。诗的起首四句为诗的发端,“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沈德潜《说诗阵语》)特别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人带入风雪充满、景物新颖的境地。“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的《春雪》)和“洛阳梨花落如雪”(萧子显《燕歌行》)是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北国冬天的雪花比作南方春天的梨花,使寒冷之中透露出盎然春意,别有一番情趣。冬天,百花藏形匿影,百虫声销迹灭,处处是一片荒芜的景色:衰败的枯草,凛冽的北风,天空中愁云密布,大地上冰天雪地。面对此景,人的心境应当是惆怅、凄苦的,然而诗人却能别出心裁,笔锋一转,把这令人凄清的雪花化为春日之梨花,给全诗增加一点亮丽的色调。诗人能从雪花联想到梨花,目然是对美妙生活的憧憬。正如雪莱所说,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大雪纷飞,满眼是银白世界,然而,在这皑皑白雪中,中军帐上那

一面鲜红的旗帜就分外引人注目。这冷色基调上的一星暖色,一方面衬得整个画面更加雪白、凄寒,另一方面又给人以活力,给人以火热的激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在这凄美的景色中,诗人设宴送别归京的友人,那场面该是何等的动人。

唐诗中送别诗较多,各有千秋。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勉友人别效儿女忸怩之态,反映出送别时的豪迈情怀;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意;而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酒石酸中含情,频频劝酒声中自有无限情意,诗中流露出一种别时的愁情。

而《白雪歌》的别时场面别出心裁,诗人在冰天雪地的中军帐为友人设宴饯行,那友情当是非比寻常。

诗中对送别的详细情景着墨不多,采纳的是侧面烘托。诗中用音

2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95b474974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