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杠”少年与“官场礼仪”

2022-05-15 14:39: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五道杠”少年与“官场礼仪”》,欢迎阅读!
五道,官场,礼仪,少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五道杠少年与官场礼仪

作者:马昌飞

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11年第09

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一个天才少年黄艺博,引起了轩然大波。13岁花季少年,表现得老气横秋,官场气息十足。这种天性着实可怕!若是他将来成了一位政治人物,不知是喜是忧?对这位少年的关注主要聚焦在他佩戴的五道杠标志上。全国少工委的有关规定是:少先队大队、中队、小队长都要佩戴队干部标志,他们分别是:三条红杠、两条红杠和一条红杠。武汉三道杠变成了五道杠的创举,不知是弱化还是在强化等级观念?此外,黄艺博的开博前言,也为有识之士所诟病,文中提及的为往圣继绝学,对已衰败的孔孟之学,不加辨别就加以继承?这是有鉴别力、分析力的头脑吗?孩子的伟大抱负是使中国雄居东方、称霸世,不免让人心惊胆战。这与我们现行倡导的多极格局并存、平等相待的世界格格不入。这种思维和观念,不可能生而知之的,我们的家长、学校可以卸责吗?

无独有偶,再看一下2011522日《华西都市报》的一则报道:中巴车上,领导应安排在里面靠窗的位置,然后是第二位领导、秘书、翻译……乘电梯也有讲究,最大的领导应站在靠里的位置,旁边是第二领导。这是广西某重点高校一堂题为职场礼仪的就业指导课。不少学生对这官场礼仪课感到非常反感。就业指导课的老师讲授这些官场礼仪、潜规则之类的东西,说明他完全不懂学生在就业时真正需要什么。这是由教师根深蒂固的官场思维决定的。按说,大学的这些就业指导老师,并非官场中人,为何能拥有如此丰富的官场礼仪知识?这只能意味着,完全行政化的校园,已经变成了一种和校外的官场大同小异的场域。

这两个案例的不经意的发生,绝非偶然,透过这刺眼的文字,我们嗅到了一股弥漫在教育蓝天下的异样的味道。它们的罪魁祸首都是官本位。古人如此殷殷好学白首不怠,兀兀读书穷年不已,究竟何为呢?他们读书的目的,就是做官,有如《论语》所云,学而优则”“学也,禄在其中也。昔日的官僚主义,旧日的官本位,依然是现代文明社会追捧的身份标识,在这个丰富多彩的时代里,要一个人对生活无所求,那是苛刻,但对所求多一些节制,则是理性,对的向往,一旦成为时代的病态的浓缩,它将蜕变为一场不规则的运动,波及社会的每一寸肌肤,直至心力交瘁。官本位思维催生的等级观念,已经附和在大多数人的血液里,难以洗涤、清除,甚至成为莘莘学子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当他们不再把获得知识多寡当成自己成功的标准,不再把科学知识的储备留作日后奋斗的资本的话,扭曲了为学之旨,教育也就很难支撑社会的精神框架了。

表面上看,前者是发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后者则是出现在高等教育阶段。但统而观之,两者都是对教育视域的极端挑战。这两个事例及相关类似事例清楚地告诉我们:教育不仅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从脚到头,体无完肤。我认为,教育病了并不可怕,病得不轻也不可怕,可是,如果我们明明知道病根却无计可施,抑或故意视而不见,眼睁睁地看着它一天天病入膏肓,这才是最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974cf0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0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