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文摘(情感)为了最后的影像

2022-05-22 18:45: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 文摘(情感)为了最后的影像》,欢迎阅读!
文摘,语文,影像,初中,为了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为了最后的影像

两个陌生网友的交集

出生于1989年的天津女孩张燕蕾和1982年的河南小伙儿刘培,一个是在北京打拼的小白领,一个是远在广州“混"生活的路演主持人,他们的生活原本不会有交集。

3年前,一个偶然的机遇,这两个年轻人在网络相识,但也仅仅是彼此微博上的一个普通关注对象而已。

去年716,当燕蕾看到一条刘培温刚刚刷新的微博后,她的生活轨迹从此改变了。这条微博写道:“今天公益纪录片《关爱抗战老兵》正式开机了!随后拍摄了今天的第一个老兵,91岁的陈永春,老人的泪水让我明白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文字很简短,发出后当天便拥有上万点击量,燕蕾恰恰是其中之一。 燕蕾是个心思细腻、感性善良的女孩,她主动给刘培温打了电.刘培温此时正远在河南偏僻的山村,为抗战老兵拍摄视频。他每一天都在与时间赛跑,不仅体力、精力几乎消耗到极限,而且所有的费用都是自掏腰包解决的。

“当我走近那些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我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无论如何也要争分夺秒地记录一些他们的故事,哪怕他们已经思绪混乱、口齿不清……他们曾经用生命在捍卫着我们的祖国……”刘培温在电话一头平静地述说着,电话的另一头,泪水早已模糊了张燕蕾的双眼,而她的心却变得格外敞亮:一定要帮助刘培温继续做下去。 镜头与时间赛跑

1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让刘培温记忆最深刻的。是92岁的老兵李龙泉.“在洛阳拍摄当天,老人还兴致勃勃地为我们清唱了一段《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万万没想到,仅仅8天后,老人就去世了.我们得知消息后,急忙赶到老人家时,老人的子女竟然齐刷刷地跪在我们面前,说谢谢我们为老人留下了最后的影像……”刘培温被深深触动,他说:“从那一刻起,我知道我再也无法停下脚步。"

716日开机到830日第一批视频素材搜集完成,45天的时间里,刘培温马不停蹄地采访拍摄了79位抗战老兵。他每天总是天不亮就出发,常常一拍就忘记了时间,熬夜更是家常便饭。一路上,他困了就钻进车里打个盹,醒了揉揉眼睛继续上路。为了省钱省时间,每天啃几口馒头喝几瓶矿泉水,填饱肚子了事。刘培温几乎把钱都用在拍摄的路费、汽油钱和购买录像带上了。

而此时,张燕蕾也在北京争分夺秒地用文字记录着刘培温拍摄的情况,同时夜以继日地反复修改拍摄方案、调整宣传文案并整理素材。830日,当刘培温连夜带着拍摄的视频素材赶到北京与燕蕾汇合时,两个人都被彼此狼狈不堪的样子吓了一跳。一个多月的折磨,让这两个原本青春靓丽的年轻人变得邋遢疲惫。

此时,刘培温已经把自己4万多元的积蓄花了精光,而就在自己拍摄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已经陆续接到三、四位老兵去世的消息,“时间不等人,可是我俩都不懂剪辑视频,又实在出不起钱请人做."两个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求助信息发在了微博上。 花絮短片感动千万网友

2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奇迹从天而降。在北京通州热心网友的帮助下,刘培温和燕蕾找到了一位热心公益的导演,对方愿意免费帮助他们先剪辑一个花絮短片。刘培温和燕蕾首先要做的,就是从1000G的视频资料中挑选出最合适的素材。为了不浪费每一个有价值的镜头,两人把片子反反复复看了无数次,常常为了寻找一个眼神、一句话,看到双眼疲惫。“每个老人都在用生命去等待一个镜头的肯定,我们怎能随意?”这两个80后感到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挑好200G的素材后,他们又开始拟定剪辑思路,整理字幕。为了片子能够更国际化,他们决定采用中英文双语字幕,工作量无疑又增大了许多.

终于,公益纪录片《关爱抗战老兵》的花絮短片制作完成,917,正式在微博中发布。这个时长仅855秒的短片很快传遍网络世界。微博点击量达到2600万次,网络转播和评论超过20万。 “现在,纪录片的拍摄因为资金不足被迫暂停,刘培温不得不重新找工作、攒钱,然后再启动下一期的拍摄计划。“我们不会放弃,希望老兵们可以多给我们一点时间.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9aa84d3b6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d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