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读后感-读老舍《茶馆》有感 精品

2022-03-29 09:51: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读后感-读老舍《茶馆》有感 精品》,欢迎阅读!
老舍,茶馆,读后感,有感,精品

读老舍《茶馆》有感

《茶馆》这部作品浸注了老舍对于满族民族命运沉痛思考,老舍在人物形象和行为的描写中体现了强烈的没落情怀。

在《茶馆》之前其作品中没有一位亮明满族身份的人物!但《茶馆》中出现了两个旗人形象松二爷和常四爷,分别是老舍批判和维护的对象。

松二爷身上体现的是三百年来积下的历史文化旧习和心理症结,使一般的旗人既忘了自谴,也忘了自励。

他们创造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 他们对一切都失去了信心,内部的冲击和外来的凌辱,必然使这个民族走向衰落。

老舍对于常四爷这个满族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精神世界的探索,是其满族情结的第一次正面释放。

常四爷,这个老北京旗人中间走出来的自食其力者,是《茶馆》这出戏里,少受到挖苦、批判的一个形象。

可见老舍对这个人物是付出了的感情的,有满满的同情和寄托。

作者写常四爷的主要用意一是要人们知道旗人下层有一批忠肝义胆的爱国者。

二是要表明从清末过来的满族人,并不都是些坐吃等死的窝囊废。 三是表现满族精神文化中一些极有价值的东西。

首先,在常四爷的身上体现了晚清时八旗将士的多数人仍在坚守的爱国情操。 当清朝末年他还吃着皇粮、坐得起茶馆的时候,就很瞧不上吃洋饭的马五爷,瞧不上崇洋媚外的国人、尤其是感到国不国民不民的惨状后,他能冲口喊出我看,大清国要完!出狱后就赶上庚子年,为扶清灭洋,他跟洋人打了几仗。 虽然国还是破了,但他的民族气节还在,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我是旗人,旗人也是中国人哪!其次,常四爷一生保持着满族人又倔又硬的脾气,不向恶人低头,不向命运让步。

我卖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铁杆庄稼没有啦,还不卖膀子力气吗?再次,四爷心地善良,正直豪爽,为人仗义。

在他还没没落时,看到穷苦人会施舍碗面给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9d8fb9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