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困境

2022-04-15 11:45: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困境》,欢迎阅读!
财务管理,事业单位,困境,信息化,行政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困境

作者:郭小艳

来源:《经营者》 2020年第17



郭小艳

时代的发展对行政事业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单位应当积极针对财务管理展开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使单位内部工作有序开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主要论述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同时针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提出具备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措施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信息化建设

一、引言

近些年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财政制度进一步深化改革,给行政事业事业单位带来了更艰巨的挑战。单位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实现稳步发展,应当注重对提高自身能力途径的探索。加强和优化财务管理,是实现单位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信息化建设对财务管理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及时转变观念,进行信息化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势必遇到各类问题,阻碍其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对此展开探究并提出解决措施已经迫在眉睫。

二、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保障财务信息质量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有明显的优越性,能够为财务信息的质量提供保障。传统观念下应用的财务管理模式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使得单位中出现了众多不能及时入账和登记的现象,这种复杂的方法和模式得出的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都较低。信息化观念以及相关系统在单位中的应用,通过简化流程、提升财务工作效率等,能够提升财务信息的质量。

(二)减轻相关人员负担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极为明显的优势之一即对人力资源的解放。传统财务管理模式过分依赖于纸质,同时财务人员在进行核算的时候,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登记和核算,这一过程需要大量人力的支撑,对财务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工作负担。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节省单位的人力资源,减轻人员工作负担,节约单位成本。

(三)促进部门之间建立联系

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能够得到有效加强。传统管理观念中,单位内部各部门业务开展较为独立,造成了很多重复工作,极大地浪费了单位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点,通过一定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及时交流,提升单位内部运营管理的效率。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困境问题探究


(一)信息化建设观念不足

当下在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中,广泛存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观念不足的现象。管理层及相关人员因循守旧,满足于传统的财务模式和方法,没有意识到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优点,没有正视其理论和观念,不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由于观念落后,财务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落实程度不够的现象,没有为单位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1]。此外,存在将财务信息化等同于会计电算化的错误观念,阻碍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建设。

(二)信息化制度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信息化相关制度不完善的情况屡见不鲜,极大地阻碍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管理的规范性不足,不能对现状进行准确的评估,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不够明确,与单位相关业务和管理的联系程度不高。在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在制度中贯穿对重点、矛盾点进行突破的把握,使得信息化财务管理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限制了其优越性的发挥。

(三)财务人才极度缺乏

财务管理信息化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建设,需要大量相关人才作为支撑。在传统的财务工作中,对人才的要求比较低,仅仅需要其能够依照规则做好财务工作即可。而财务信息化建设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在具备管理和财务方面知识的同时,还具备计算机方面的基础。在与其他部门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中,需要兼具其他方面知识和财务管理知识的人才。这种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放眼行政事业单位乃至全社会,数量都极为稀少。

(四)技术应用存在问题

在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存在众多问题,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难以顺利进行。具体来说,包括信息技术应用程度低、不够广泛的现象,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仅将其应用在财务工作的某一步骤中,不能使其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有些单位对信息系统功能的认识不到位,不能对其加以良好的应用,使得单位不能利用其实现效率提升的目的。

四、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措施要点分析

(一)树立财务管理信息化观念

针对事物进行革新,首先需要重视对观念的更新和改变。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正视和重视信息化观念的树立,了解其能够发挥的作用,从而推动其制度化和程序化,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管理层以及相关人员需要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概念有深入的了解,在日常管理中,给予能够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因素首要发展地位,保障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为单位服务。单位管理层应当将财务信息化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大力支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注意区别财务管理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正确把握其范围和具体内容。这能够有效扩大财务工作的管理空间,使单位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

财务管理不断进步的现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实现单位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应当完善相关制度,使信息化财务管理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保障其工作质量。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在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时,应当重视与管理和业务实际的结


合,准确评估单位现状,借鉴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制定全方位、系统性强的成文制度,使财务人员开展工作有据可循,从根本上回避财务风险因素,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2]。其次,应当重视对制度的落实执行,避免制(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度流于形式,使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三)引入培养财务专业人才

人才是单位进步不可或缺的资源。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基于此,应当将人才的引入作为单位发展的头等大事,对人才提出高要求,使其在具备财务管理知识的同时,还具备计算机软件使用等技能。同时单位应当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在培养中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使培训效率进一步提升,积极与外部展开合作,强化优秀人才,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利条件。总体来说,财务管理信息化提出了对掌握财务管理以及其他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单位应当通过人才引入和培养的方式,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四)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这一点。第一,应当对政府要求统一应用的信息系统具体操作展开学习。单位应当组织专业人员,评估单位管理实际情况,确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目的,综合各项因素,保障统一系统功能模块的良好应用,使建设的信息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财务管理息化建设[3]。第二,单位应当扩大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具体来说,单位应当在财务部门以外的各部门应用信息系统,建立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避免各部门出现重复工作,节省人力资源,在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同时,保障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为单位服务。

五、结语

如今行政事业单位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应当积极完善自身,紧跟时代的步伐,实现进步。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使单位的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单位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财务管理信息化在单位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单位需要做到对实际情况的良好协同,结合相关概念和经验,积极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

(作者单位为鹿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参考文献

1 陈艳.浅谈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动[J.会学习,202001):107+109.

2 王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改进思索[J.中国商论,2019000018.

3 黄育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首席财务官,2019015006):54-5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a4689165a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6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