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的邀请》读书报告

2023-05-06 19:2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政治学的邀请》读书报告》,欢迎阅读!
政治学,邀请,报告,读书

为不朽与自由应邀

——《政治学的邀请》读书报告

《政治学的邀请》是萨瓦特尔的邀请三部曲之政治篇,作者从人类历史的演变及自身经历出发,生动地讲述了政治学中最重要的事情——自由;书中提供了一种针对政治和民主问题的哲学反思,认为公民教育的基础是进行哲学反思,不是压缩成一套"政治正确"的礼貌教养。贯彻全书的主要观点为政治是一种公民意识的自觉召唤。作者在书中向读者发出号召,即使我们置身其间的生活境遇时常呈现出某种悖谬与荒诞,也要勇于认识政治、介入政治。本书语言流畅,构思精巧,别有深意,使人读来不仅不觉生涩,反而兴趣盎然。

本书的第一章便提出了一个极其惊艳的理论:动物保全生命,而人类追求不朽。“死亡是一种风俗,人们早已习惯”,在必死的宿命面前,人们在生活中构造起梦幻般的繁复——社会,以期保全自己的生命,捍卫人类的精神,并在象征领域战胜死亡。终将走向死亡的个体通过对不死的社会做出贡献而对抗死亡、睥睨死亡。因此,如果社会结构开始瓦解,便宣告了人类文明形神俱灭的末日。这是任何一个作为人类一份子的个体都不希望发生的,因此,我们应尽自己所能维护社会的永续发展。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作者在第二章便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服从与反抗。作者在此章节中一方面对“服从”的重要性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无政府主义的一些主张作了回应与批判;另一方面论证了“反抗”的合理合法性,即社会制度是人发明的制度,并非自然界不可变更的法则,向来如此并不意味着理应如此,当社会中的某些制度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时,我们应用于发起变革。接下来,作者描绘了从原始社会到上古社会间由“神谕”与血统授予的传统型权威和由智慧与力量赋予的魅力型权威的肖像,分析了被统治者们服从的原因与统治者们规避反抗的手段。至此,古希腊人携着他们最伟大的发明——民主制粉墨登场,并引出了作者最感兴趣的话题——自由。作者在此后的章节里详细论述了自由与财富、战争、幸福的种种羁绊,并对所谓的“乌托邦”进行了批判而提出了一些更切实可行的期待。整体行文逻辑清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在此选取几个我最感兴趣的话题略作探讨。

第一点便是公民的政治参与。我想,引起更广大的青年人对政治的兴趣,发他们对政治的思考,号召青年人才投身政治建设也是作者创作此书的核心要义之一。现代社会高速的运转频率与繁重的任务使我们没有古希腊雅典城邦中公民们参与政治的闲暇;现代民族国家广袤的领土与庞大的人口数量也限制了我们直接表达自身利益的机会。于是许多青年人对于热情不仅毫无热情可言,甚至缺乏最基本的了解。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在我看来十分浪漫,令人无法拒绝的,与政治的理由:与个人不同,社会群体呈现出永不衰亡的模样,社会机构的功能在于抵御每个人都深感恐惧的知名归宿:如果死亡是无尽的孤独,社会就为我们奉上永恒的陪伴。如果死亡意味着虚空和无所作为,社会便是集体力量的所在地,为我们带来千百件工作,是无数成就与壮举的源泉;如果死亡抹去了每个人的差异,使得众生尽归尘土,社会就提供等级、区别及被他人认可,受众人尊重的机会;如果死亡是遗忘,社会就会留存下数不清的往事、传奇和丰碑,以及纪念光荣过往的欢庆仪式;如果死亡是麻木不仁、千篇一律,社会就会赋予我们意义,用它的艺术打破压抑人性的清规戒律;死亡剥夺我们的一切,社会则献出日积月累和生产出来的各色财富;死亡寂静无声,社会众生喧哗,尽是传播交流、历史


掌故、新闻资讯...死亡不再是毫无价值的意外变故,而是一场个人自愿加入的赌局,赌局的筹码便是他所创造的不死之物,那便是社会,而社会则宣告了死神的失败。因此,参与政治、建设社会是我们实现不朽,追寻生而为人的意义的最佳途径。

第二则是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讨论。无政府主义者认为每个人应该依凭自己的良心形式,无需承认任何形式的权威,有了权威,就相当于接受少数人领导多数人。无政府主义者期望的社会里,不需要讲服从别人的道理,也就没有缘由反抗他人。他们假设人们有自然、天生的向善之心,引导人们合作、团结与互助。所有的问题都在于社会等级、权力秩序,以及将权力秩序合法化的迷信崇拜,这导致了人与人的隔阂,使人失去理智。作者认为无政府主义者的观点是无法立足的。

人与人的矛盾和利益冲突时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类群居性的本源在于,从幼年时起我们已经被相互模仿的强烈渴望牢牢捆住。相像使人互相模仿,模仿又使人更加相像,同时开始产生问题:由于相互模仿和目标的唯一性,那些常常为人们孜孜以求的事物,会使人产生竞争和冲突,利益作为结盟的信物也成了结仇的赃物。过分强烈的群居性,使人将异己者视为仇敌。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都是社会群居性的疾病。许多社会问题的导致者,并不是个人主义者或者反社会者,而是深刻笃信社会的人。他们将流行于社会中的种种狂热内化为灵魂中的狂暴激情:有些人企图将一切财富收归集体;有些人主张所有人联合成一人;些人深信公共价值,试图改善整个世界,即使付出惨痛代价也在所不惜。真正的个人主义者大都会包容别人的志趣,因为他们对此并不在意。他们往往有不同于官方的价值取向,因此不和异己者发生正面冲突,也不想强行将自己的想法加到别人身上,或者去争夺什么稀世珍宝。最能领会伦理学真义的,是具有反思能力的自我主义者。自我主义者是最能保全社会的人,却偏偏遭到众人非议。因为他们为自己而活,所以了解和别人和谐共存必不可少。作者不认同那些为了被人而活,或者是为了别人的抽象概念而活的人。利害冲突带来的摩擦与交锋并一定全是坏事,得益于此社会才能不断发展。社会成员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确实会无惊无险,但一定昏昏沉沉令人窒息。只有保持经常性的交锋与竞争,才能激励每个人发挥自己的独特个性。社会中理应出现利害冲突。一个没有冲突的社会不是人类社会,是一片墓地,一座蜡像馆。人们的互相竞争和交锋,是重要的严肃的具有巨大意义的。

政治的职责在于组织纠纷,疏导矛盾,将冲突仪式化,在矛盾演变成毁灭社会肌体的癌症之前将其制止。人类的天性好斗,不像别的动物能有本能的行为规范来限制群落之间的冲突,人类在面对自己的同类时往往没有悲悯之情和敬畏之心。政治还有其他功能,如保卫集体、建设市政工程、传统与法律的变革、灾难救助、养老与疾病、组织集体性的节庆和典礼、普及初级教育等。

无政府主义者会拒绝承认大部分要求,还会争辩国家领袖制造出来的麻烦比解决的更多,他们认为政治权威制造了特权阶级,并将其塑造成“永恒的拯救力量”,世人就成为“服从专家”。这些非议是有依据的,但是,指望百万人口居住在一起自发自愿地维护和谐和平的生活方式,同时没有任何形式的共同领导,不存在任何强制措施,即使发现可怕的破坏分子和好战分子也不去限制他们的自由,这是在等待奇迹降临。因此,秩序、领袖、政府,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作者在书中采用了一种极富创造力的写法,即以一个长者的身份和虚构的人物“阿玛多尔”进行交谈,而且不是用那种令所有孩子都头痛不已的谆谆告诫的方式,更像是一个有经验的老人和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进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aadba8b5a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c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