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魏晋风度

2022-07-30 11:1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所理解的魏晋风度》,欢迎阅读!
魏晋,风度,理解

我所理解的魏晋风度 高虹 法学 1110300005

魏晋风度为文化史上的专有名词,「风度」原是魏晋时用来品评人物的词语。魏晋时期,人们对人物的品评由道德风范转向人物外貌,进而发展到人物的精神气质。魏晋第一大都市会稽,唐诗:会稽王谢两风流,王子沉沦谢女愁两度共留诗画去,山阴谁说晋风流 在上周的课上我们观看了影片《魏晋风度》。下面就谈一谈我眼中的魏晋风度。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了。 《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 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 序》。此序受石崇《金谷诗序》影响很大,其成就又远在《金谷诗序》之上。

文章首先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 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自然地 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兰亭宴集,真可谓四美俱,二难并

历史上,我们都知道整个魏南北朝时期都是乱世时代,长期的战乱,政权的更迭,诸侯的叛乱等。在这个不安宁的时代,人们神灵涂炭,如同曹操诗中就说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而这个时期敏感的文人们,更容易感到生命的脆弱,祸福的无常。因而,他们中的大多数,选择了及时行乐,求仙问道了,希望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政治上的不顺或追求心中的自然境界

魏晋时期是动荡的,而魏晋时期的文学也是“动荡纷繁”的,在这期间,文学上比较重要的变化包括了门阀制度兴起,玄学和佛教的影响,这些都是值得讨论的方面,而我讨论的则是“药与酒”的文学,即 隐逸求仙,沉迷山水,在祸福难测的时代,及早行乐。

在建安时期,文学开始走向自觉。文学不在只为政治教化服务了,文学主要变成个人的行为,是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的方式了。虽然三曹的文章带有政治内容,但更多的是表达政治上的抱负和不满,很少带有儒学强调的教化的目的了。魏晋时期的宫体诗,虽写的是宫廷生活,但也只是为了娱乐而已。 当然,”偏安一方,寄情山水“的主体还是那些求仙求道的隐逸文人和陶潜的田园诗。这一时期的游仙诗辞藻华丽,描写神仙境界。例如,郭璞的游仙诗系列,以求仙为主旨,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写,抒发自己的苦闷情怀。将自己在仕途或生活上的不满,通过山水来表达出来。之后的玄言诗,也通过自然来阐发一些玄理,,如孙卓的《秋日诗》 萧瑟仲秋月,飂戾风云高。山居感时变,远客兴长谣。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霄。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抚菌悲先落,攀松羡后凋。垂纶在林野,交情远市朝。淡然古怀心,濠上岂伊遥。可以看出,玄言诗抒发老庄玄理,也需借山水来表达。还有东晋是的王羲之和他组织的兰亭集会。这次集会,就是与与一些隐逸名士交游,与他们寄情山水,吟咏山水。这次的集会,创作的兰亭诗的内容,或直抒山水游赏之乐,或表现山水审美的情趣,或通过山水去抒发情理。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们开始注意到山水的情趣了,并以山水为描写对象了。而在以前,山水虽在诗中出现,却多起修饰作用。这次集会,说明山水诗将要兴起。兰亭集会,共有名士四十余人,说明很多的文人墨客远离官宦之场,更乐于游荡于山水之中,赏赏花,看看水,对他们来说,也是很好的选择,就算是官宦出生的王羲之和谢安,也乐于这样。


偏安一方即安平乐道,寄情山水即崇尚自然,那么就不能不提陶渊明了。他曾在官僚和隐士间转变,最终还是选择了归隐,他说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放弃功名利禄,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陶渊明写的多是田园诗,在山野之间过着躬耕的生活,通过他的田园诗,我们可见他悠然自得地心境。他的《归园田居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说明他远离喧嚣,过着宁静自得的田园生活,这些田园诗简单明了,不过给人一种惬意之感,让人有种羡慕的感觉。当然,他是散文和辞赋,也可以看出陶渊明的隐逸生活,我们都学过的《桃花源记》也许就是陶渊明想象出来的美好社会。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陶渊明只能偏居乡野了。他的生活中,总会有酒和菊,这也成了他吟咏的象征了吧。陶渊明隐逸一方,又给人一种超脱的境界,似乎自他之后,诗人苦闷了,就有了精神家园了,因而,历代都会有隐士的出现,我想,这多少和陶渊明的影响有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aea045448d7c1c708a145c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