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发展对专业旅游管理人才素质的要求

2022-05-05 20:2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旅游业发展对专业旅游管理人才素质的要求》,欢迎阅读!
旅游业,管理人才,素质,要求,发展

旅游业发展对专业旅游管理人才素质的要求

在历经30年风雨后,我国旅游业已成长为一个庞大的产业。2008年,我国旅游总收入达到1.16万亿元,旅游业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入境旅游人数达1.3亿人次,过夜旅游人数458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408.4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达到4584万;旅游业总收入占服务业增加值的9.6%,旅游创汇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3%。国家统计局依照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旅游卫星账户统计方法,2004年首次通过核算表明,旅游业增加值已占我国GDP4.05%。未来,我国旅游业发展有更宏伟的目标。:到2015年,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出境旅游人数达8300万人次,年均增长9%。旅游消费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明显,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3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每年新增旅游就业50万人。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

庞大的产业发展靠人才支撑,宏伟的目标靠人才去实现。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旅游人才摇篮的我国旅游教育也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现已形成了一个涵盖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四个教育层次,开设近30个旅游相关专业(方向)的较为完善的高等旅游教育体系。

根据未来旅游业发展对人才质量要求的动向,结合多年来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步入社会之后的信息反馈,未来旅游管理人才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大致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具有目的地旅游发展的全局观念

旅游业是一涉及众多传统行业和社会部门的综合性产业,其成功发展有赖于所有有关行业和部门的协调配合。此外,旅游业的发展也势必会给旅游接待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这些都要求旅游管理工作者不仅需要对其所在单位负责,而且需要对整个目的地的利益和健康发展负责。如不真正了解旅游业和旅游企业的这种特殊的经营环境,缺乏目的地旅游发展的全局观念,则不可能引导旅游企业和目的地旅游业走向长远成功。毫不夸张地讲,如果缺乏对旅游经营管理工作中这一特点的认识和重视,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而完全可由企业管理专业或经济专业取代。 ()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 如前所述,随着旅游者的逐渐成熟和技术、环境条件的变化,个性化的需求将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主要潮

,在此情况下,基于对旅游者潜在需求充分理解基础上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未来旅游企业经营者成败的关键因 素。这种创新能力在市场机会的把握、新产品的开发和产品的促销等诸多环节都将成为旅游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就管理能力而言,未来的旅游管理人才至少应具备决策能力、业务开拓能力、应变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如果没有科学决策的能力,企业就不能正常运转,因为企业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决策的过程;如果没有业务上的开拓能力,企业就没有竞争,因为只有不断开拓才能赢得市场;如果没有灵活的应变能力,企业就不会有发展,因为只有不断地妥善解决经营中的种种不测,企业才会有新的发展;如果没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管理就无从谈起,因为管理就是协调人际关系。其中,应变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对于未来的旅游管人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此外,对于未来的高层旅游管理人才来说,战略管理知识将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资本经营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和市场发展战略管理将成为大型旅游企业发展的主要纬度。


()掌握未来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语言”

我们这里所说的语言是一种广义的语言,它既包括我们通常意义的语言的含义,又包含其在此的特定含义。如前所述,未来的世界旅游业和中国旅游业将是一个更加开放的和更加国际化的行业,因此我们必须为中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培养一种国际型的人才,作为国际型人才最基本的条件,未来的旅游管理人才应熟练地掌129握国际交流的“语言”计算机网络语言将有助于未来的旅游管理者高效、准确、全面、及时地获得信息、传播信息和进行决策,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语言则是指未来的旅游管理人才必须熟练地掌握从事各级旅游管理“专业语言”,这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有别于其它专业人才的标志性“语言”。旅游学是一门研究旅游业的活动以及双方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环境影响的综合学科。它以综合方法研究旅游发展中的观和微观的问题,在此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克服了从某个单一学科出发研究旅游的局限性。未来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应掌握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除此以外,他们还应对与旅游管理密切相关的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基本理论有一定深度的了解。以旅游学基本理论为核心的理论基础可以使未的旅游管理者准确把握旅游发展的趋势,有效地发现并解决旅游发展中各种关键性问题。综上所述,世界旅游业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中国旅游业的的发展趋势对专业旅游管理人才素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种观念、两种能力和三种语言,即具有目的地旅游发展的全局观念,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掌握未来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国际语言、网络语言和专业语言。世界旅游业发展对于未来旅游管理人才的这种要求就为我们系统剖析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和调整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标以及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

(四)旅游管理专业的基本就业方向

大部分该专业的毕业生都在跨国企业的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人事部或市场部任职,同样在服务业的其他部门,例如酒店管理部门,餐饮管理部门,零售管理部门等,同样,毕业生也可以进入最直接的行业任职,如旅游,旅行和休闲行业的公司。

总结:

旅游活动总是由一系列休闲娱乐活动组成的,如购物、娱乐表演、观光、户外娱乐(划船、露营、徒步旅行、滑雪运动等)。旅游目的地的休闲活动是旅游者作出行选择和决定时的中心概念,这些活动的娱乐性程度和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资源条件,往往是旅游者能否获得满意体验的决定因素。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加快,居住环境拥挤,加上都市的喧嚣与污染,人们迫切需要每年有一段时间放松一下身心,呼吸新鲜空气,以消除工作的紧张与疲劳。正是鉴于这种情况,世界许多国家的政府都通过法律赋予人们休息的权利。早在2030年代中期,国际劳工组织的一次年会上正式承认了劳动者享有带薪假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些国家先后普遍实行一年2-3周带薪假期的制度,加上每周工作时间缩短为40小时,使劳动者享受休息的权利有了切实的保障。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他们利用这些休息时间外出旅游和度假成为可能。

在旅游中,人们摆脱了日常事务的羁绊,走向大自然,追新猎奇,领略秀丽的风光和名胜古迹,参加体育娱乐活动,享受工作之余的乐趣,不仅实现了全身心的放松,有益于消除疲劳和紧张,增强体质,而且通过旅游了解和学习新的知识,增长了见识,结交了新朋友,建立了新友谊,使精神更加充实、饱满和愉悦。所以,旅游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休闲活动,迎合了现代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因而会不断地发展壮大。

09旅管1 邵伟巍 0501090129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b022c67e7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