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强化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2023-01-21 01:41: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强化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欢迎阅读!
学生管理,浅析,强化,理论,高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强化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赵晶 聂为明

来源:《卷宗》2017年第19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高校的育人与教学活动中起着组织和决策的作用,并直接影响着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学生愈发朝向价值观多元化、性格个性化、竞争强烈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单纯的教育模式和刚性管理手段已经跟不上学生管理的现实状况;学生管理的内涵也不再局限为单一的日常事务管理。此外,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管理理念滞后、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方法陈旧、执行力度不够等。综上,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繁杂、需求多样、空间广阔,因而亟待更成熟更有效的管理理论体系。 1 强化理论于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斯金纳等人提出的强化理论是组织行为学中激励理论的一种,它又被称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所谓强化,指的是对某种行为的肯定或者否定,即给予奖励或给予惩罚。强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某种行为是否会重复发生,它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积极强化通过刺激手段增强反应概率;消极强化通过终止不愉快的条件增强反应概率。强化时可以通过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强化物是能够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例如:你背会乘法口诀(低频活动,不喜欢的活动)就可以去游乐园玩(高频活动,喜爱的活动)。

学生管理者在使用强化理论时要注重强化手段的运用,必要时可以设计整套的强化模型,譬如前因-行为-后果模型:前因是有刺激作用的客观目标、行为指为达到目标的行为、后果指是否达到目标的后果。例如:制定获得奖学金(前因)努力学习(行为)取得或未取得奖金与荣誉(后果)的整套强化体制。此外,强化还分为正强化(奖励)和负强化(不同于惩罚,而是告知其行为的不可取及行为后果),且正强化的作用大于负强化。故而在学生管理上,应合理的使用正、负强化,多赞扬鼓励学生,必要时警告学生,万不得已时再使用惩罚手段。笔者在这里要强调,负激励不是惩罚,它是对个体不当行为的警告。奖励激励使学生得到满足,有利于他们坚强意志、积极情感的培养,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激发,有利于优良品德的塑造。负激励能够给其错误的行为进行反馈,适当的负激励可以及时消除学生的错误观念,还能够使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变。通过正、负激励的双管齐下,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行为观、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树立积极的校园风气。强化激励的方法有很多,真正好的激励方法都是着眼于学生本身情况,因人而异的制定实施的。 2 强化理论的实例应用 (一)相互攀比的好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每年春秋两季的宿舍文化节是经贸系的传统活动,为此,班主任特意要求14级会计两个班的宣传委员制作了两张宿舍评比展板,展板内容为各宿舍在文化节各项目中的得分情况。两张展板就竖立在经济贸易系辅导员办公室的门口。在文化节为期一个月的活动评比中,展板上的数据每天都在更新。不仅14级会计班的同学们能够看到评比情况,其他专业、班级的同学也可以了解到评比情况。正是由于这种公开竞争的比较激励手段,会计两个班各个宿舍的同学们都暗暗较劲,相互攀比。活动结束后,学生们也都还能保持着良好的宿舍卫生习惯,在宿舍卫生检查中的分数明显高于其他未进行评比班级的宿舍。

本案例既是通过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引申出的比较激励法。学生生活于校园,特别容易受到来自校园环境的影响与侵染,学生管理者应当适时创造或改变学生周身环境,以积极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本案中,班主任将宿舍评比的展板以直观的形式树立在辅导员办公室的门口,让学生们对自己宿舍的成绩一目了然。在这样的对比环境当中,学生不自觉的就会产生攀比心理,想要和对方一较高下。不过,在比较激励法的应用当中应该注意,设定相互比较的集体或个人应遵循实力相当原则,既是有可比性,切勿因盲目攀比导致激励对象压力过大而产生心理问题。本案中的会计两个班专业相同、人数相当、男女生比例及学习、生活环境都十分相似,故而运用比较激励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严苛的学生会考核体系

在学生会管理过程当中,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评估考核体系十分必要。经济贸易系15学生会正是在这样一套评估系统的管理下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的。体系中对学生干部的评估主要包括工作责任心、活动策划组织能力、日常表率作用等,并以此发散多项二级指标。考核实行量化计分、末位淘汰、举报淘汰制,通过明细的考评体系及严格的执行力度给予学生干部一定的工作压力,以此增强学生干部的责任感和危机感。考核情况实施周公示、月公示,期末考核成绩直接纳入学分管理系统当中,对于周公示、月公示中成绩后20%的学生干部进行批评谈话,对于期末考核分数不及格的学生干部实施罢免处理。

本案例主要借鉴了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辅导员在学生会的管理当中采用的考评体系正是基于正负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手段,通过定期考核及时将学生干部在工作中的表现进行总结。总结又细分为月度部门总结和季度大会总结,月度部门总结是由学生会各部门的部长召开,由分管该部门的副主席列监督;季度大会是由学生会主席召开,团总支副书记列席监督。考核结果在部门会议与季度会议上公示,对于个别考核成绩靠后的学生干部由辅导员与其进行谈话,指出学生干部在工作中的优点与缺点。对于考核成绩靠前的学生干部,系部给予适当的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运用正强化的激励方法保持学生干部工作热情的持久性。考核中采用的末位淘汰制举报淘汰制是对不作为滥作为型学生干部的两道警示线,虽然运用几率很小,但警示意味很浓,能够时时对混吃混喝型学生干部进行警示。在平时的日常管理过程中,注重学生干部的团队建设,强调团队精神,适时进行团队考核。要求学生干部在工作当中,实行明确的分工责任制,并采取团队考核分数纳入个人考核分数中。强化理论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学生干部团体的工作效率,有效改善了经济贸易系学生干部们的精神风貌,有效带动了经济贸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系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在2015年终学生日常年度考核当中,经济贸易系的考评分数由往年的三、四位提升至第二位。 (三)案例小结

通过案例可见,强化激励理论在学生管理当中的有效应用,可以启发学生的心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雕塑学生的价值观,而且能够推动和完善高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的能力。这对于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培育多彩的校园文化、树立优秀校园榜样、培育五好校园青年起着积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形式的进步与教育对象的变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势必要迎新而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突破,随学生一同成长、随时代一起进步。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与自我激励,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育人方法带到工作中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雕琢自己宝贵的大学时光,为自己今后的道路铺好基石。 作者简介

赵晶(1988-),女,汉族,无锡,硕士,高校学生管理,教育 聂为明(1987-),男,汉族,开封,本科,政工师,高校学生管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b6d781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