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名词解释

2024-02-26 08:56: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汉乐府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乐府,名词解释

汉乐府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乐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音乐机关,始于秦代,沿至清末。相传汉武帝时,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造新词,配以曲调,由乐府掌管,后人因此而得名。汉代流行的一种音乐,用于演唱的文学体裁。汉代由采诗官搜集整理而成,是继《诗经》以来最重要的一部诗歌总集。现存诗歌作品近两千首。由于作者绝大多数是汉代的作家,所以又称“汉诗”,也叫“汉乐府”

李延年为文帝时倡优下监,善歌,为中国历史上最早专业歌手,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位专业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他创作的《北方有佳人》《李夫人歌》及《李延年歌》等汉代十四行诗是现存较早的汉诗作品,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其他如《陌上桑》《饮马长城窟》《东门行》《十五从军征》《上邪》《长歌行》《饮马长城窟行》《日出行》等,都是乐府旧题,但它们与《楚辞》无关,在体裁和内容上已发展到成熟的七言古诗阶段。

汉乐府民歌是指西汉成帝时到东汉安帝时期,主要活动于两汉之际的民间诗歌总集。原有160首,到南朝梁时,郭茂倩仅收录“古辞” 15篇,“今诗”(未收入“古辞”者) 54首。唐代的《文苑英华》和《乐府诗集》收录其作品达180余首,是继《诗经》以来最重要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乐府民歌和楚辞一样,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这些诗歌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和人民的疾苦,具有强



- 1 -


烈的现实性和鲜明的倾向性。艺术上既质朴无华,也不乏精工细作。语言自然浑成,或质直白描,或精雕细刻,是我国文学的优秀传统之一。

“汉乐府”与“古乐府”一脉相承,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与民歌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但二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古乐府”是产生于两汉的乐府官署里的官作乐章,是一种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作品,可说是一种歌诗体,汉乐府”则是两汉文人用乐府古题创作的歌诗,这些歌诗的共同特点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其艺术风格是高度的概括和洗炼,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抒写来反映某种概括性的哲理,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而“古乐府”则有更强的感染力。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bdafa4da0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