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再生产——伯恩斯坦的符码理论探微

2022-12-07 15:2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言与再生产——伯恩斯坦的符码理论探微》,欢迎阅读!
伯恩斯坦,符码,再生产,理论,语言

Language and ReproductionBernsteins Code Theory



作者:周旻[1,2];侯怀银[3]

作者机构:[1]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2]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山西太原030001;[3]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出版物刊名: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页码:235-239 年卷期:2016 3

主题词:伯恩斯坦;符码理论;再生产;教育社会学



摘要:伯恩斯坦是"再生产"理论的创始人,他的研究受到了欧洲结构主义、古典社会学的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的共同影响,最终形成独特的符码理论。他的理论从语言符号学入手,逐步渗透到社会权力控制的核心,指出:语言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和文化再生产的工具。学校教育由于受到中、上层阶级的掌控,无论在教学还是评价方面,都使用中、上层阶级的语言进行传递和沟通,因此相较于工薪阶层的儿童,中产阶级家庭的儿童更容易取得学业及社会适应方面的成功,进而步入上层社会,实现阶级的再制。看似平等的学校教育,其实质是带有不公平性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be190c1ad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3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