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山那样思考》 教案讲解

2023-03-06 04:3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像山那样思考》 教案讲解》,欢迎阅读!
教案,讲解,那样,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 教学案

编制人 范利华 审核人 谭晓春 编制时间1022 [教学目标]

1、提高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2、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认识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平等共存。 3确立正确的生态观,增强我们的忧患意识,加强生态保护意识,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重点难点]

1. 文中重点语段的理解。

2、理解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思考。 3. 和谐平等生态观的确立。

[学法指导] 文本研讨、小组讨论、交流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 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这位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1949年,《沙乡年鉴》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 《沙乡年鉴》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

《像山那样思考》是《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2、背景介绍:

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过高的物质追求,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以及错误的生态观念,使我们的地球已变的满目疮痍。森林植被骤减,水土流失严重,工业三废的污染,滥捕滥杀滥伐,这一切做法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地球面临荒原化的危险。 3、注音

嗥叫háo 驯服(xǜn) 蔑视(miè) 迸发(bèng) 湍急(tuān) 艾蒿(ài hāo) 疲惫(bèi) 饿殍(piǎo) 蜿蜒(wān yán) 毛骨悚然(sǒng) [学习内容]

自学质疑 合作探究

1、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是什么引发此种思考的呢?(即引发此种思考的缘起、缘)

明确:是缘于人们对狼群的猎杀,缘于那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 2文章开篇是对狼嗥的特写,这声狼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我们可以先从文中找出一些反映此种情感的词语,然后再从这些词语中体味出这声狼嗥中所饱含的情感。如“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蔑视”等,表现出这声嗥叫既是狼痛苦的哀号,更是它用来反抗的号角。(学生大致谈谈自己的感受即可)

那么这声嗥叫中究竟又隐藏着怎样的内涵呢?我们要学会从情感上升为理性,这个问题先留下来,等课文大致分析完了以后再回过头来思考这样的问题。 3面对狼嗥,留意的有哪些事物?它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可从文中找出相关词语作答) 明确:留意的事物可以分为两类: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属于一类,它们的反应是“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留意的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 文章往下还写到了一般的人,不能辨别其隐藏含义的人对这声狼嗥的反应,他们其实也属于第一类事物,他们的理解也是肤浅的,直接的,表面的。

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还有“ “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

4“我”对这声狼嗥的认识,从文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那么一开始“我”



1




是怎样的呢?后来有了怎样的转变?(学法指导:阅读时从文中找关键句)

明确:先是随波逐流,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肆意猎杀与破坏。后来看到一只垂死时的老狼眼中的绿光时,作者有所启发,有所意识,有所察觉。有了触动以后,作者又从草原和高山植被的破坏和退化中,进一步得到验证:此时作者意识到要保护环境。作者的认识从肆意猎杀与破坏,发展到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对狼的认识经过了这么几个阶段 (一)觉得狼是有害的,欲除之而后快 (文中关键句)1.“在那些年代里,我们还从未听说过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那种事。 2. “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二)对其产生同情怜悯之心 文中关键句:“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 原因:见到狼的嬉戏及垂死的眼神

(三)认识到其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原因:见第79

结合“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这句话,引导学谈谈生态遭破坏的现状 (四)认识到应与其平等相处

作者对狼的前三点认识,学生结合文本阅读,一般来说,是能够理解的,但真正要弄明白如何“像山那样思考”去听取狼的嗥叫,认识到应与其平等相处,还是比较困难的,教师需指导学生研读课文最后一节。 5、品味语句

1)如何理解“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

明确:这就要求我们从长远利益思考问题,不能只顾眼前暂时的利益。 2)如何理解“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明确:荒野中的各种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生长着的,彼此之间都是平等和谐的。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万物,与万物应和谐相处,这应是我们从荒野中获得的最大启示。人类只是自然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权力。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应和谐相处。 3“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狼的嗥叫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内涵?如何理解文章一开始说狼的嗥叫是“深沉的、骄傲的”又是“悲鸣”?

明确:这声狼嗥中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狼嗥的“悲哀”就在于人类对此的不能领悟,“骄傲”就是它自己领悟到了,同时这座山也领悟到了。 6、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它与我们的这一专题“人与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明确:是途径与目的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途径,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像山那样思考,就是作者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良好建议,是这种建议的诗意表达。从生态伦理、生态和谐的角度来看,人并不比一座山更高明,山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与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并无二致。我们要像山那样处理好人与动物、人与环境等等一切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 【拓展阅读】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日本]谷川俊太郎

1)野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2 鱼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森林寂静无语,屏住呼吸 大海汹涌的波涛是枉然的呻吟 野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鱼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铺路 人还在继续修建港口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c59f36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