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熬杀两头蛇》教学设计

2022-10-28 05:01: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孙叔熬杀两头蛇》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两头,孙叔熬

《孙叔熬杀两头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工具书读通古文,在明白得的基础上正确熟读全文,做到停顿正确。 2、能借助注释读明白古文的意思。联系课文中的具体内容了解古文中之、其在不同语境指代不同内容或对象。

3、通过阅读,感受孙叔敖是一个善良、能为他人着想的小孩。 4、能向家人或伙伴流利地讲述那个故事。 二、教学重点

1、能借助注释读明白古文的意思;并能正确熟读全文,做到停顿正确。 2、通过读文,感受孙叔敖是一个善良,为他人着想的小孩。 三、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古文中之、其的意思在本文不同语境中指代内容或对象是不同的。 2、能在明白得古文意思的基础上讲述那个故事。 四、教学预备

1、老师:相应的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读通古文,扫瞄注释,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五、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初步感知: 1、板书:孙叔敖

师:我们一起来读好那个名字。

书空的左边部分(注意是两笔) 师:有谁了解他呢? 组织交流

师补充:孙叔敖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是楚国的令尹,令尹是把握国家军政大权的大官。

师:今天我读的这篇古文是讲述了孙叔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2、齐读课题,了解文章内容

板书课题:*30 孙叔敖杀两头蛇

师:从课题中你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组织交流

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还产生了哪些疑问呢? 预设一:孙叔敖什么缘故要杀两头蛇? 预设二:孙叔敖是如何杀两头蛇的? (二)借助工具书,读通、读正确古文: 1、指导朗读古文

师:课前大伙儿都差不多预习了课文,谁能大声地朗读这篇古文? 指名朗读古文;教师进行指导 2、重点指导古文中的停顿: 出示:

孙叔熬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对曰:/见两头蛇者/死,向者//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今安在?曰:


/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自由尝试朗读;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三)借助注释,明白得古文的意思: 1、指导学生借助注释了解古文意思

师:刚才我们差不多读通了古文,现在请你默读古文,借助注释明白得古文的意思,自己在重要的加点字处做好学习记号,也可圈出自己还不明白得的地点。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予以指导关心 2、交流学习过程

四人一组交流学习情形(重点字的明白得;不明白地点的解答) 3、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重点明白得课文中几处之、其的不同意思

师:文言文中经常显现字,故事中显现的几次的意思一样吗?

1在文言文中常用的说明有如下几个:①往,到;②直到;③人称代词;④指示代词:这;⑤的。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读明白的不同意思。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中的意思是杀而埋之向者吾见之中的意思是,指代那条两头蛇。

2)师:在文言文中经常指代不同的对象,你能明白文章的分别指的是谁吗?

其母问其故中两个所指的对象是不同,一个的意思是他的,指孙叔敖;第二个是指孙叔敖在哭这件事。 师:古文中一些指示代词在文中具体所指的内容一定要联系前后文来确定,古文的时候可要专门注意。 3、解疑课题疑问

师:在刚开始学习时,大伙儿都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现在你能解答了吗?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组织交流(用古文中的原句回答) 师: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讲述吗? 组织交流

(四)感受孙叔敖是一个善良,能为他人着想的小孩,并流利讲述故事: 1、感受孙叔敖的为人

齐读古文,边读边摸索:你觉得孙叔敖是一个如何样的人? 组织交流 2、讲述故事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孙叔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感受到了他的善良,为他人着想。你能用自己的话讲述那个故事吗? 同桌尝试;组织交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cc180a37c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0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