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为先

2023-02-08 15:34: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师德为先》,欢迎阅读!
师德,为先





继续教育研修又紧张地开始了,我和老师们又投入到了看视频,发评论,话题互动交流,写作业的紧张而又充实的忙碌中,今天我看《教师专业标准》的视频,在专家们的精心解读下,我学到了很多,进一步理解了《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下面就学习把自己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教师专业标准》的主要观点

新《标准》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标准》的基本性质: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但是该法律以及此后的法律文本、相关政策都没有对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做出明确规定。《标准》是我国关于中小学教师专业要求的第一份政策文本。

《标准》的定位是“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这意味着《标准》的规定超越于对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具体要求,是对所有中小学教师的一般性共同要求。




二、学习了《教师专业标准》收获很多,下面谈一谈我的感受: 首先,《标准》“基本理念”中突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这是与时俱进的理念。生本、师德、能力、终身学习是新时期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最强音。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为了适应新时代的

教育教学需要,必须终身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师德修养。 其次,在“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标准》从四个领域对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第一,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第二,突出学生的生命教育。教师要“将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尊重个体差异”。第三,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第四,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标准》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

最后在“专业知识”部分,《标准》从四个领域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具体要求。第一,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发展的知识。第二,对教师学科知识的要求体现一定的特殊性。第三,要求教师掌握教育与教学理论。第四,关注通识性知识的重要价值。

通过学习《标准》,我感觉做一名教师除了不断开拓、创新,更要执着的爱岗、敬业。我们要依据《标准》做一个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老师,做一个终身学习型的老师,做一个享受教育学生喜欢的的老师。一起成就我们的事业,享受我们职业的幸福。 今后我一定严格按照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来要求自己,力求让自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cce8b84ad02de80d5d8405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