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

2023-03-05 18:33: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音乐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欢迎阅读!
音乐教学,肢体,运用,语言



音乐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幸赶上了新的课程改革,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比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 音乐教学中,教师合理、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可以塑造音乐形象、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辅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对提高学生音乐感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就是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的一种方式。虽然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但有时它可以起到语言无法表达的作用。

1、提高兴趣。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的天性,因此,他们不可能长时间安静的欣赏音乐。如果能辅助以肢体语言,也就是动起来学音乐,可以起到效半公功倍的效果。

2培养创造性。用什么样的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是没有固定模式的,每个人都可以用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这是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增强对音乐的理解。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很多时候要凭肢体语言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音乐的节拍、乐句、力度、速度、情绪等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获得外化的表现。 二、肢体语言的种类

肢体语言是很广泛的,反是用动作来表达音乐感受的都可称作是肢体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较常用的有声势、律动、指挥、舞蹈和表演。

1、声势,就是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肢体的动作表现音乐,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在 声势的表现过程中,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声势动作,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注意力。在合奏的声势中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能力。在编创声势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律动,是音乐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肢体语言,就是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音乐。人们对音乐的身体反应是天性的本能,如听到音乐时点头、踏脚,随音乐晃动都是本能的反应。

3、指挥,这里说的指挥和真正意义上的指挥是有区别的。它是通过模仿指挥的动作表现音乐的进行,用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动作表现出音乐的节奏、节拍、力度、速度、结构、情绪等,从这个层面上讲,它是一种表现音乐的肢体语言。

4舞蹈,这里所说的舞蹈也要和舞台上的舞蹈区别开来,在教学中的舞蹈是用最简单的基本舞蹈动作来表现音乐情感,而不是追求高难度的舞蹈动作。

5、表演,是集律动、舞蹈、语言、唱歌、演奏为一体综合表现方式, 表演的空间很大,简单的如歌表演。如把歌曲《采茶舞曲》编成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感起很重要的作用。 三、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肢体语言 1、运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情感

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一个生动的手势;一个神韵的呼吸;一个亮丽的眼神;一个迷人的微.....都会给学生一个视觉和听觉的情感冲击。教师的指挥也上一个以情带声的形象肢体语言运用。当教师的指挥手势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节奏的张驰,力度的强弱,音乐色彩的浓淡变化的时候,也音乐的情感传达给了学生。

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聆听音乐的同时,还可以结合一些形象的肢体语言诠释音乐情感,融入学生们的欣赏之中。如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教师随着音乐节奏的强弱、速度的变化塑造了一个船夫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船夫和波涛搏斗的紧张情绪,体会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决心......在这情景交融的聆听中,获得了体验音乐最佳效果。 2、运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节奏律动


音乐教学中,音乐本身是一种动态的艺术形式。当音乐的声响刺激学生的听觉再作用到他们的心理时,就产生了内心的情感体验。当把这种内心的情感体验表现出来的同时,就产生了身体的律动。教师在音乐律动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形象地把握各种节奏类型的肢体语言。 3、运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舞蹈性

在我国现行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虽然还没单独的开设舞蹈课程。但教材中已经融入了许多民族、民间的舞蹈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音乐领域。这对教师来说面临着新的考验。《走进西藏》 身农奴把歌唱 》等藏族民歌,都具有藏族舞蹈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编排一些西藏歌舞的基本舞步进行表演。通过在课堂上边唱边跳,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学习的兴趣。

根据音乐新课标的精神,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京剧就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如八年级上册中的《梨园金曲》,就是以京剧为题材的一个单元。如果教师能熟练的掌握提襟、运手、单山膀、双山膀、亮相、圆场步等常用的肢体语言、与丰富的音乐情感融为一体。就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了解,让学生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音乐课堂中教师肢体语言的运用,是音乐教师必备的教学手段之一,它会增强音乐课堂的感染力。因此,教师合理、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与音乐旋律相结合,可以获得事办功倍的效果。要当好新时期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仅要有熟练的弹、唱能力,还要有丰富的肢体语言表现能力和感染力。这样才会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更生动、更活泼。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d4687e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