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上口入画来

2022-09-17 08:1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朗朗上口入画来》,欢迎阅读!
入画,朗朗上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朗朗上口入画来

作者:刘仙梅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9年第01

要:诗词是小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小学诗词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古诗多产生于古代,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加之小学生的年纪普遍比较小,对于古诗的各种意象难以深入了解,因此,教学难度比较大。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在教学中尝试了大量教学方法,最终发现以入诗的教学方法比较理想。下面,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

大部分古诗的意境都极为优美,其画面感也比较强,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阅读这些诗词时,仿佛就是在欣赏一幅画。而小学生学习古诗也并非是为了让学生摹写古诗,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陶冶学生情操,培养理解和想象能力。下面,笔者将分析以入诗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听诗入画,品优美意境

诗歌和音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中国古代,诗歌与音乐关系密切,如先秦时期的《诗经》就有一些祭祀活动中可用来演唱的颂词。再比如,柳永和纳兰性德等人所创作的词之所以广为流传也是因为其内容与乐性极为贴合而被人们所熟知,即使是今天也有不少诗词改编的歌曲,如《水调歌头》《月满西楼》等。

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听入画,帮助学生感悟诗歌中优美的意境。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闭着眼睛听一听庐山瀑布飞流直下、拍打山石的声音,借助瀑布的声音,让学生想象一下,自己心中的瀑布应当是什么样子的,再让学生读一读课本上的古诗,感受一下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气势。再比如,在教学《忆江南》这首词时,其主要描写的是江南的美景,教师则可以播放同名音乐《江南》给学生听一听,让他们感受一下到底是歌曲中的江南美,还是古诗中的江南美,进而加深学生对诗歌的印象,帮助他们品读诗歌意境。 二、激情诵读,悟诗情画意

众所周知,读是理解的基础,也是帮助学生认识诗歌的关键所在。在读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两个关键点。首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诗歌中的字。在教学古诗时可以发现,一首古诗往往只有二三十个字,字词的凝练度比较高,几个词语连在一起,可能就会组成一幅画。但是,在教学中笔者也发现,部分字词并不十分容易理解,也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因此,笔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e0f892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