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

2024-03-24 22:0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月夜忆舍弟》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欢迎阅读!
月夜,答题,答案

《月夜忆舍弟》简答题



【原诗】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主旨】

本诗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习题】 简答题:

1、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

2、赏析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3、赏析“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4、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诗。

5、结合全诗,请指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

答: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诗人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这种以幻作真的写法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浓浓思念。 2、赏析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答: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

3、赏析“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答: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令人不忍卒读。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4、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诗。 答:这两句诗以景衬情,既实写白露节的清寒,又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故乡月明,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5、结合全诗,请指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e537ef200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