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张九龄《感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2-11-20 19:11: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诗歌张九龄《感遇》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
张九龄,感遇,诗歌,练习,古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遇·其一(注)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张九龄因做《千秋金镜录》规劝唐玄宗励精图治,遭到玄宗不悦,加之李林浦谗言,被贬为荆州长史。本诗作于被贬荆州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互文手法写兰草迎春勃发,秋桂皎洁明净,它们的叶子茂盛花儿皎洁清雅。

B.世间草木能在适当的季节显示出它们的生命的特点,自然是顺应了美好的季节。

C.兰桂散发的芳香博得山林隐士的喜爱因而满怀喜悦,“谁知”有出人意料之意。

D.整首诗以兰桂之芳香比喻自己的高志美德,但只有隐逸的高人才赏识爱慕作者。

15.试分析本诗最后一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


14D

15①这句话的意思是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照应了前四句,兰桂也是顺应美好的季节而散发芬芳。 ②这句以草木本心自比,表现了自身有美好德行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

③“何求”二字表现出作者孤芳自赏从容超脱的情感。 【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D.“但只有隐逸的高人才赏识爱慕作者”错误。作者借兰桂自况,用其芳香比喻自己有高尚的美德,兰桂顺应季节就能展现自己的美得到高人爱慕,作者认为自己有美德也一定能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不止隐逸的高人才赏识爱慕他。 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意思是: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春兰秋桂的香气一样,它博得山林隐士的喜爱,只是客观效果而已;诗人以草木本心自比,兰、桂散发芳香并非有意希求人们来折取它,欣赏它,而是纯粹出于它们的本性;而诗人有美好德行也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e5cfb67f4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