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2

2022-04-25 14:00: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道之行也2》,欢迎阅读!
之行,大道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上课时间2012 学期总第 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课前准备 学习环节 【自学交流】

一、【课前预习】 二、【预习检查】

【互动学习】

三、【理清层次】 四、【内容品读】

24.《大道之行也》 第二课时(共两课时)

有无课件

阅读课

1.熟读课文,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

2.抓住关键词,发挥想象,描绘“大同”的社会风貌。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

发挥想象,描绘“大同”的社会风貌。 描绘“大同”的社会风貌 参考:教学用书;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及内容



一、【课前预习】 1.重点文言字词翻译整理。 2.背诵全文。 二、【预习检查】 1.请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重点文言字词及用法归纳。 3句子翻译。 板书课题 小贴士 文言文词类活用: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 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意动用法只限于形 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 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不独亲其亲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 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三、【理清层次】 1. 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理清 文章脉胳,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 全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大道之行也──总提,以下分述: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 修睦;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 社会的基本特征。共有三个方面:⑴故人不独亲其亲;⑵男 有分,女有养;⑶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 结。




【反馈小结】 五、【拓展练习】 六、【达标检测】

四、【内容品读】

1. 古人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有哪些特征? 明确:

①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全社会亲如一家,各种年龄段的人都有适当的安排,对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出了社会的关爱。

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稳定的职业,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织,丰衣足食。

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应珍惜劳动产品,无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辱。尽全力工作,没有多得的念头,更不会据为己有。

2.这样的社会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没有相似处? 明确:有相似之处,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与“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义相似等。 五、【拓展练习】

1.不仅是古人有美好的社会理想,近代社会也有很多人为了这样一个“大同”社会而努力过,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 2.小练笔:

根据课文的描述,加以自己的想象,描述下你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风貌。

六、【达标检测】 1.背诵全文。

《自主测评》“合作交流”部分3-4

1. 朗读背诵课文。 2.《自主测评》“拓展探究”部分。



学生讨论、交流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教后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efff15f1711cc7930b7161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