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关键期

2024-03-17 21:28: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发展的关键期》,欢迎阅读!
关键期,发展

键期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实验胚胎学中,此后很快引起了生物学、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的关注。本世纪三十年代,奥地利习性学家劳伦茨(K.Z.Lorenz)发现,小雁、小鹅、小鸭等在出生后数小时就能跟随自己的母亲。但是,如果刚出生时就把它们与母亲分开,不久,这些小动物就再也不会跟随自己的母亲了。这说明动物某些行为的形成有一个关键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机,关行为就再也不能形成。小动物的其它行为也有的类似情况。劳伦茨将这种现象叫做”(Imprinting),印刻发生的时期就叫做关键期。过去认为,印刻行为只能在关键期内形成。,近年来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关键期虽然非常重要,但是某些行为即使错过关键期,只要经过一定的再学习,仍然是可以形成的。因此,所谓关键期实际上是学习的最敏感、最容易的时期。确切地说,关键应该称成为敏感期。

一、婴儿期是社会化过程中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语言的发生和发展是人类意识发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人的言语与动作的声音不同,动物的声音是一种本能的交际形式,动物的声音只对某种直接发生作用的现象作回答,它执行着具体信号功能,是第一信号系统,而人的语言是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物。语言,词代表人所反映的一类事物,使人们彼此之间能够传达他们头脑中所反映东西,并且把认识的结果和思维的成果记载下来,又通过活动表现出来。这样,使人们交流思想成为可能,所以,语言也是思维的武器。

1―3岁是婴儿期,是言语发展的关键期。1―1岁半是儿童积极理解言语时期,这时儿童虽然自己主动发出言语不多,但理解成人言语能力发展迅速。儿童最初说话都是一个个的词,用一个词表一个句子的意思。到后来能说出完整的句子更准确表达思想,由说得少发展到说得多。到了三岁词汇量已达到1000个左右,是言语发展的加速期,基本上掌握了语法规则,成为颇具表达能力的谈话者

言语的发展促进了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1岁前的儿童根本不认识自己,最多只有一些自我感觉。1岁后已能用词语标志身体某些相应部位。还会知道自己的名字,但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要时又把自己置于第三者,儿童在使用物体过程中逐渐懂得了物体的归属,也学会了使用我的物主代词,二岁半至三岁的儿童已能使用人称代词来表达自己的生理状态和愿望。自我意识是隐藏在个体内心深处的心理结构,是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个体正是通过自我意识来认识调节自己,在复杂环境中获得动态平衡,求得自身的发展。 二、幼儿期是社会化过程中智力发展和个性形成的关键期

游戏是儿童社会的一种活动形式。是3――67岁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游戏不仅可以扩大儿童的知识面,掌握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技能,还可以调节和治疗儿童情绪失调的行为问题。可以促进儿童的想象力、创造性、耐力和持久性、灵活性以及人与人交往能力发展,儿童最初的智力和社会认知是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发展的。研究表明,人类智力发展速度有时快有时慢,在某一时期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容易接受特定的刺激而获得某种智力。书面言语发展关键在4-5岁,数概念获得关键期在5―5岁半,词汇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5―6岁,如果这些能力在关键期得不到发展,就会使智力发展受到阻碍。美国著名心理学教育家布卢姆认为,5岁前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从出生到四岁是人类智力发展的决定性时期。如果把17岁所能达到普通水平看作100%,那么从出生到四岁就获得50%的智力;4―8岁可获得的30%最后20%的智力则是8―17岁时获得<3>

个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体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总和,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个性基本形成一般在17岁左右,但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则在幼儿阶段。幼儿最初意识极为单纯,行为习惯也不固定,加上他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心理上对父母的依赖和爱慕,使得成年人的行为举止、思想品质容易在他们的幼小心灵留下深刻的烙印。他们从家庭成员间、邻里间及幼儿园教师之间的道德、精神和心理等方


面接受熏陶,逐步形成善与恶、真与假、好与坏、是与非的最初概念。学会如何对待周围人和事,知道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这个时期的基础打得好与坏,将决定儿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正如马卡连柯所说:主要的教育5岁以前奠定的,你们在5岁以前所做的一切,等于整个教育过程的90%的工作。<4> 把握做人的方向,奠定良好的思想品质基础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从小培养儿童的自信心、责任感和荣誉感也是儿童个性形成重要方面。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已对自己形成某种看法。如果一直受到周围人肯定的积极的评价,往往会对自己产生一种满意感、自信感,而经常受到周围人否定的、消极的评价,就容易产生一种自卑感、孤独感。艾里克森认为,个人未来在社会中所能取得工作上、经济上的成就,都与幼儿阶段的自信感发展程度有关<5>

幼儿期末,儿童已养成一套行为习惯,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已初步形成。一般已形成的行为动型是很难破坏的。正因为幼儿期是智力发展和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在儿童的幼儿期,应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和形象化的教育培养幼儿与同伴友好合作、谦让,为别人着想、讲礼貌等优良品德,并通过这些活动使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还要为幼儿提供丰富而适宜的智力玩具,耐心热情地回答幼儿提出各种问题,并可经常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向他们提出一些智力问题,培养他们从小爱思考,爱观察的习惯,还要通过听故事、讲故事以各种文化课培养幼儿言语表达能力、丰富词汇量,发展连贯性言语。在完善句子结构的同时,可以考虑有计划地学习一些书面言语。

三、童年期是社会化过程中培养学习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关键期

儿童到了67岁,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一次大变动,儿童要进入学校开始系统地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一下子从备受家长和成人保护的幼儿成为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承担一定社会义务的小学生。儿童的社会地位变化、承受环境压力的变化,这一切都促进儿童心理品质产生质的飞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虽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小学阶段是打基础阶段,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

综合国内外众多学习心理的研究,我们认为学生的学习品质有:1学习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学习的主动性和计划性;3、学习的广阔性和深刻性;4、学习的灵活性和批判性;5、学习的实践性和创造性。这五个方面的学习品质分别是从学习动机理论、知识结构理论、学习迁移理论、学习内部矛盾转化理论,以及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等一系列的规律提出来的,其中最重要的品质是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一旦具备了良好的学习的品质,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许多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溯源于幼儿阶段克服自卑感获得勤奋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5> 道德品质形成是各种心理成分协调发展过程。皮亚杰通过大量研究,儿童道德发展大致分类两个阶段。在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思维判断依据自己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3>。小学儿童品德发展有如下特点:1、逐步形成自觉运用道德认识来评价和调节行为的能力。2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中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3、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是小学儿童品德整体发展转折期,即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5>。由于人类的道德认知发展是先他律而后自律,因此要培养儿童优良品德,宜先教儿童遵守既定的行为规范,他们在适当场合表现适当行为。对于年幼儿童无论在家庭和学校,要订出明确可行的道德规范和规则,让儿童照着去做。随着认知发展接近成熟,儿童具有判别是非的自律性道德认知,才能懂得人类的道德含义。

四、少年期是社会化过程中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身的意识和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系统。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f8a5ebb1a37f111f1855be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