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分析及对策

2023-04-27 06:25: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校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分析及对策》,欢迎阅读!
原因分析,作弊,对策,在校,大学生

在校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马艳华 宋瑜齐璐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17



马艳华1 宋瑜2 齐璐3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0; 3.燕山大学国际合作处 河北秦皇岛 066004)

:高校考试中作弊现象,不但不能使考试达到预期目标,而且违背了公平、公正的考试原则,作弊风气影响到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导致学生学历与能力不符,严重危害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人才的社会评价,危害社会公平和诚信。因此,在教学中要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加大诚教育力度、健全考试制度、从严治考,做到不留死角,不给作弊留机会,建立诚信记录,从机制上杜绝学生作弊。

关键词:高校学生 考试作弊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b)-0233-01

考试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检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有发生, 高等学校的考风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又一难题, 严重制约了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 如何端正考风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必要对其发展规律进行探讨和研究,找出更加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1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

1.1 主观原因分析

造成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平时学习不努力、不刻苦,考试时临时抱佛脚。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进入大学以后学习、生活相对自由化,没有了高中时学习的紧迫感,缺乏对学习的自我管理。但究其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侥幸心理

有部分学生以为自己具备高超的作弊手段,监考老师发现不了;或者认为即使被监考老师抓住后求求请老师也会网开一面。基于这些想法,他们认定自己不用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备考就能取得好的成绩从而加入了作弊的行列[1]

(2)投机心理

部分学生考上大学后,学习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热衷与参加各种协会和活动,把大量的时间投到玩游戏、谈恋爱、泡网吧上,甚至把学习当成次要方面,过度的放纵自己,快到期末考试时又无从下手,便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想利用各种作弊手段通过考试[2]

(3)由认知错误产生的错误的竞争心理


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稍好,不存在考试挂科的压力,但是为了评奖学金或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甚至有些同学觉得有人考试作弊没被抓,如果自己考试不作弊就吃亏等不正常的竞争心理而加入作弊的行列。

1.2 客观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客观原因有很多,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因素

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呵护使得孩子养成了坐享其成的习惯。另外,家长普遍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给大学生过大的压力和过高的期望是他们作弊的另一个原因。部分学生家长过分看重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对子女制定了较高的标准。有些学生为了提高成绩、完成家长的期望、逃避家长的训斥而在考试中采取作弊的方式。

(2)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也是引起在校生考试作弊的外部原因之一。首先,高校教学管理不尽完善,有些考试制度的可执行性不高,这些弊端自然给学生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和环境;其次,高校个别教师在进行监考时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监考,给伺机作弊学生创造了机会。

(3)社会因素

考试作弊虽然是一种校园现象,但在社会上却也频繁发生,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校园内的正常的教学秩序,对作弊现象的发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一,在社会上各种投机钻营、弄虚作假的现象屡屡发生,严重导致了社会道德的快速下降和社会诚信的丧失。大部分在校生的判断力还不成熟,极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第二,部分单位在人员聘用时过分重视高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考察。所以部分学生为了加重找工作的砝码采取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2 应对高校学生作弊的对策

要想解决好高校学生的作弊问题,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角度来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1 加强诚信教育,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因此加强在校生诚信教育不仅是遏制考试作弊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学校应该无时无刻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对在校生进行诚信教育,形成正确而强大的道德舆论导向,从而培养大学生勤奋好学的学风和诚实正直的考风,提升大家的内在品质[3]。任课教师、辅导员老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的骨干力量,除此之外,广泛的学生干部在各方面都应以身作则,帮助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2 改善教育教学体制,激发同学学习兴趣

要想从根本上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最根本的就是要激发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要改变考核方式,将课堂表现、随堂测验、写论文以及考试等融为一体,在试题考核内容方面,减少纯记忆性命题,将重点转


向考核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加主观试题的比重,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使考试方法更科,更具不可作弊性[4]

2.3 规范考务制度,加大监考力度

学校应严格遵守与考试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达到规范考场纪律的目的。加大考试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将作弊行为制止于萌芽状态。对作弊考生一经核实,根据其作弊情节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加强对监考教师进行考务培训的力度,明确监考教师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增强监考教师的责任心。由于监考教师失职而出现的作弊现象,学校也要对教师给予相应的处罚,严肃考风考纪。

2.4 树立榜样,形成良好考试风气

很多高校学生的从众心理比较强、自律能力比较差,这就需要有一股外力加以引导与教育,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树立榜样,引导形成良好的考试风气[5]在对学生进行评优、评奖时,要把其在班级的考风考纪做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3 结语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是由多种主客观因素引起的,要想遏制作弊现象的发生,就需要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只要对学生作弊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掌握学生的作弊动机和方式,制定出有力的监督、管理对策,就能逐渐减少作弊现象,创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培养有诚信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许溪沙,张徽,王冬梅.高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建设教,2007,4(4):4042.

[2]舒辉.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分析及对策[J].电力职业技术学刊,2009,4(2):5457.

[3]李鸿雁.加强大学生诚实守信思想品德教育—— 从考试作弊浅析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J].长春医学,2005,3(1):3739.

[4]张洪武.关于高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探讨[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6,2(3):1517.

[5]陈幼平.高校学生作弊的心理原因及对策初探[J].高教研究,2002,63(2):394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ff7059427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d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