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扇子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2023-03-25 08:3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解读扇子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欢迎阅读!
扇子,解读,舞蹈,运用,创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解读扇子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作者:张亚亚

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02

要:作为一种肢体语言,舞蹈已成为人们传播文化、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扇子凭借其自身深厚的文化背景以及独特的个性特征成为舞蹈创作中的重要道具。本文从扇文化的历史背景出发,通过对舞蹈作品中扇子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从传承文化,传情达意,增加表现力,渲染舞台、突出主题,丰富舞蹈构图五个方面来解读扇子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关键词:扇子;舞蹈创作;民族文化 1 扇文化的历史背景

扇子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叫做。古时通常用扇子作为统治者的礼仪工具,或作为官职的象征。而将扇子用作扇风纳凉,则始于汉代,当时的史书中有以龙致雨,以扇逐暑之说。而今,扇子逐渐转变为生活用品、工艺品,甚至成为诗书画的文化载体,一些文人志士喜欢用扇子题诗作画,扇子寄托了他们的人生追求和人格理想。继而,扇子被运用于众多的文学作品或舞台表演中,成为塑造人物性格、表达人生情趣、借物抒情的工具。例如,三国时诸葛亮手执羽扇指挥打仗运筹帷幄;戏剧《贵妃醉酒》中,正是那柄折扇出神入化地表现了杨贵妃那婀娜的醉态。就这样,扇子逐渐脱离实际功能,成为一种具备象征性的道具。

我国古墓的壁画中就曾有扇舞的情形,两手各执一把如菜刀形的扇(古称便面)正在飘然舞动,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较早的扇舞。朝鲜的扇子舞源于朝鲜族的传统巫俗,原是巫女手持绘有三佛神像的扇子作法器跳神表演,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表演性舞蹈形式。后有民间艺人为了谋取生活而在街市上进行卖艺表演,常见扇子舞蹈,当时被称为歌舞百戏。时至今日,扇子已作为道具被广泛应用在各类舞蹈之中。 2 扇子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舞蹈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是引领人们提升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扇子作为道具运用在舞蹈作品中,更加形象地映衬了舞蹈作品的内涵。具体表现为: 2.1 传承文化

1)传承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是《扇舞丹青》,该作品将古典舞与中国书法文化、扇文化、剑文化融为一体,塑造了一种古典、端庄,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体态形象。舞蹈演员把手中的扇子舞得似扇非扇,似剑非剑,充分体现了古典舞的高雅,使人欣赏到中国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统舞蹈拧、倾、圆、曲的动作体态,同时领略到中国古典舞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内在精神。

2)传承地域文化。我国幅员辽阔、民族多样、文化灿烂,扇子被广泛应用到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之中,甚至已经成为地域风格的显著特征。山东的胶州秧歌、海洋秧歌都使用扇子(与手绢配合)作为舞蹈道具,动作上讲究快发力、慢延伸,表现抻、韧、碾、拧、扭特点,体现了山东女性爽朗又不失妩媚的气质。山东是文化之乡,深受孔孟思想文化影响,多个舞蹈作品中都透着山东地区浓郁的文化精神,秧歌的流传体现了山东地区人民生活的习俗和审美情趣,传承了我国的齐鲁文化。例如,作品《雪中梅》胶州秧歌特点突出,表现了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漫天飞雪的寒冬,唯有梅花独自绽放,赞美了其无傲心但有傲骨,不争艳而为伊人飘香的品质。再如,朝鲜族舞蹈《扇骨》,扇子在舞者手中好像被赋予了生命,能屈能伸,一开一合,亦张亦弛,通过身体与扇子的抑、扬、顿、挫,表现了朝鲜族女子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内在的骨气。 2.2 传情达意

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诗、词、画、音乐、舞蹈中,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舞蹈来抒发情怀。而扇子往往会被赋予丰富的感情色彩运用到舞蹈创作中,更生动形象地抒发作品和舞者的感情。例如,现代舞《红与黑》,该作品色彩很强,一身黑色的中山装,有一种被大黑暗压迫的感觉,搭配一把红扇,代表着革命精神,展现了红与黑之间的激情与碰撞。编导利用中国的扇子做道具加之中国传统的红色,与一身黑的中山装形成正面对抗,诠释了当时中国的现状。作品以一把红扇开始,直入人心,红扇在整个舞蹈中的开合、摇摆、翻转等动作表现出人民在当时黑暗的社会中奋力反抗的精神。 2.3 增加表现力

舞蹈是人运用肢体语言传递文化的动态艺术,没有舞者的动态形象也就难以看出文化信息,可以借助道具这一重要媒介来拓展舞者运动的表现力。扇子作为代表性道具被运用到舞蹈创作中,赋予作品内涵,表现出舞蹈动作之外的内容,丰富舞者的动态表现力。例如,作品《龙扇舞》音乐节拍急骤,舞者们挥动手中的彩扇和红绸,瞬息万变,让人目不暇接,大大增强了舞蹈的表现力,扇出了雄强的气势。 2.4 渲染舞台、突出主题

色彩艳丽、大小不一又具有文化内涵的扇子,运用到不同的舞蹈作品中,可以融合各种文化进行巧妙安排,配合多种舞蹈动作,营造出更浓郁的舞蹈环境特征。例如,作品《红扇》极具代表性,一把把红扇如同一团团热情的火燃烧到整个舞台,使舞台色彩增强,同时烘托出激情四射的舞蹈气氛,展现了青少年的青春活力。作品《红与黑》同样经典又有代表性,红色的扇子与黑色的服装搭配得完美极致,无形中就为作品渲染了一种政治色彩。红扇变化多端的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动很好地烘托出舞蹈作品的氛围,散发出反抗的革命精神,同时强烈地突出了不畏恶势力、勇敢斗争的主题。 2.5 丰富舞蹈构图

构图是舞蹈创作的要素之一,尤其群舞需要不同的运动线路来构成一些画面,从而提高舞蹈作品效果。扇子是一种形状完美又可变化操作的道具,运用到舞蹈中,通过不同线路、造型可组成多种图形样式,丰富作品构图。例如,群舞《梦里寻她千百度》,虽然整场都在一个小方块里舞蹈,但却通过扇摆摇曳、翻转骤变形成层次、波浪、斜线、圆圈等多个流动的画面,令人目不暇接。其中一段缓慢抒情的部分,通过扇子的移动,将原本单调的正方形巧妙地拉成了平行四边形,延长了图形的线条,强化了视觉效果。作品结尾更是新颖独特,演员们藏于扇下,把扇子拼接到一起,就像荷塘里的荷花,荷塘边只出现幼年和老年两个人物手手相接,表达了整个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之深意。 3 结语

扇子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是舞蹈创作中传承我国文化的重要手段;寄托了人们的理想和追求,是舞蹈创作中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赋予了灵动的生机,是舞蹈创作中渲染气氛、增加色彩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 金念.汉族民间舞蹈中扇子的运用[J].艺海.

[2] 曹颖娜.汉族民间舞中道具的作用及文化内涵[J].中国艺术研究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0025bb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