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吸收光谱峰位的影响因素

2023-01-02 06:26: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红外吸收光谱峰位的影响因素》,欢迎阅读!
吸收光谱,红外,因素,影响

光谱峰位的影响因素



分子内基团的红外吸收会受到邻近基团及整个分子其他部分的影响,也会因测定条件及样品的物理状态而改变。所以同一基团的特征吸收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影响因素有: 1. 化学键的强度

一般地说化学键越强,则力常数K越大,红外吸收频率 越大。如碳碳三键,双键和单键的伸缩振动吸收频率随键强度的减弱而减小。



伸缩振动频率 (cm1) 2150 1715 1200 2. 诱导效应

诱导效应可以改变吸收频率。如羰基连有拉电子基团可增强碳氧双键,加大C=O键的力常数K,使C=O吸收向高频方向移动。















C=O 伸缩振动频率(cm1 1715 1815 ~ 1785

3. 共轭效应

共轭效应常使CO双键的极性增强,双键性降低,减弱键的强度使吸收向低频方向移动。例如羰基与αβ不饱和双键共轭,从而削弱了碳氧双键,使羰基伸缩振动吸收频率向低波数位移。

























C=O伸缩振动频率(cm1 1715 1685 ~ 1670

4. 成键碳原子的杂化状态

一般化学键的原子轨道s成分越多,化学键力常数K越大,吸收频率越高。

































sp sp2 sp3


CH伸缩振动频率(cm1 3300 3100 2900



5. 键张力的影响

主要是环状化合物环的大小不同影响键的力常数,使环内或环上基团的振动频率发生变化。具体变化在不同体系也有不同。 例如: 环丙烷的C-H伸缩频率在3030 cm-1,而开链烷烃的C-H伸缩频率在3000 cm-1以下。

6.氢键的影响

氢键的形成使电子云密度平均化,从而使伸缩振动频率降低。形成氢键后基团的伸缩频率都会下降。游离羧酸的C=O键频率出现在1760 cm-1 左右,在固体或液体中,由于羧酸形成二聚体, C=O键频率出现在1700 cm-1 分子内氢键不受浓度影响,分子间氢键受浓度影响较大。

例如:乙醇的自由羟基的伸缩振动频率是3640 cm-1而其缔合物的振动频率是3350 cm-1形成氢键还使伸缩振动谱带变宽。 7. 振动的耦合

若分子内的两个基团位置很近,振动频率也相近,就可能发生振动耦合,使谱带分成两个,在原谱带高频和低频一侧各出现一个谱带。例如乙酸酐的两个羰基间隔一个氧原子,们发生耦合。羰基的频率分裂为18181750 cm-1(预期如果没有耦合其羰基振动将出现在1760 cm-1)。弯曲振动也能发生耦合。



8. 物态变化的影响

通常同种物质气态的特征频率较高,液态和固态较低。如丙酮vC=O()1738 cm-1 vC=O()1715 cm-1。溶剂也会影响吸收频率。



. 定量分析

定量依据是Lambert-Beer定律:吸光度(A)

A=ε*C * L

其中: ε为摩尔吸光系数,A= -lgT = -lg(It/Io)= lg(Io/It)

定量时吸光度的测定常用基线法。如图所示,图中I I0之比就是透射比。







思考:如何按图从坐标T%计算A? 如何做标准曲线?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0589d0471fe910ef12df8b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