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的主题内涵和现代意识

2022-12-14 10:3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金庸武侠小说的主题内涵和现代意识》,欢迎阅读!
金庸,内涵,武侠小说,意识,主题

金庸武侠小说的主题内涵和现代意识

20090501310057 09机械2班李毅

武侠小说一向被视为只能满足一般读者的浅层阅读快感的通俗文学但金庸的武侠小说却能够吸引上至大学教授,国家元首,下至贩夫走卒,仆役小厮各阶层人士。究其根由,除了他的小说情节的生动性,想象世界的丰富性,最重要的还有他思想的深刻性。金庸小说是写古代历史背景下的人物故事,然而却也渗透了深刻的现代意识:爱情,武功显然不是它的唯一目的,甚至不是它的最主要的目的,作者在抒发自己的情怀的同时,对人类命运,人性发展的深切关注,以及对环境与人的严肃课题进行了深刻思考在金庸的爱情故事中我们明确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在爱情之外的故事中——具体到对中国历史文化以及汉民族的民族性的批判——我们也同样能感受到。

对于金庸的武侠小说我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了,可以肯定的说我们都是看金庸武侠长大的孩子。1955年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问世,引起文坛瞩目开始,一直到他后来创作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鹿鼎记》、等十五部小说为止,几乎每一部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随之被改编成各种影视作品,难得的是每一部都非常的卖座。这就足以表明金庸武侠小说在当今文坛的巨大影响力。

金庸的武侠小说在主题内涵上,已融入了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超越了单纯的个人恩怨、门派残杀与侠义奇情的旧模式。也就是说,金庸将侠义精神从单纯的哥儿们义气提高到“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突破了旧武侠小说在思想内容上的各种局限。他笔下写的是一些为国为民而富有独立个性色彩的侠士,如郭靖,杨过等爱国英雄人物,他们不再是旧武侠小说中那些官府的忠顺奴仆。金庸小说还能站在新的历史角度上,突破儒家的汉族本位的狭隘观念,肯定中华许多兄弟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各自的地位与作用,赞美各民族平等、和谐、助共荣的思想。《天龙八部》就不限于写一个宋朝,而是以当时中国版图内的五个领域为背景,三个主角的足迹几乎遍及中华全境。乔峰的悲剧,强烈的震撼着读者,促人深省。乔峰一生处于个人与民族的交汇点上,他对汉人有浓厚的感情,也爱辽国。他不愿两个民族的人民受战火之灾,这就不可避免的给他带来了悲剧。作者通过乔峰的经历和毁灭,不仅控诉了辽宋统治者对异族百姓的残杀掠夺,且向传统的儒家思想提出了质疑。

金庸的武侠小说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的已成为典型。《射雕英雄传》中的主人公郭靖质朴木讷,经过苦练学成武功,他身上最感人之处是强烈的民族感情:深受元人大恩,成吉思汗给他高官厚禄,但他不忘自己是汉人。当成吉思汗进攻南宋时,他冒死逃回中原,投身反侵略的抗元斗争。他大是大非清楚,宁负外人,不负国人,宁弃功名,不负正义,是一个响当当的男子汉大丈夫。其他如令狐冲《笑傲江湖》的坚忍不拔的威武精神和豁达任性的品性,韦小宝(《鹿鼎记》)不侠不武、不学无术、不讲操守又左右逢源、百事亨通的性格特征,还有杨过、乔峰、胡斐、段誉等,都刻画的鲜明厚重,令人过


目难忘。

金庸笔下的人物,突破性格单一、呆板的模式,注重写复杂人物的性格、正邪混杂,智愚合一,没有一个十全十美,不是性格笨拙,敦实笃厚,就是性格潇洒,不拘形迹。即使那些坏人,也不是坏透了,而是坏中有好,人的性格是多重组合的,这是他的人物形象成功的原因之一。作者还把旧武侠小说中的英雄豪侠从神秘莫测的近乎神的地位拉回到人的境界,赋予他们七情六欲,那些英雄侠士不仅“武侠”兼备,而且都有重情义的特点。注重写情是金庸小说一个突出的特点,他写了各种各样的:恋情、亲情、友情、手足情、师徒情 、知音情等等。作者注重写情又有丰富的感情投入,让各种感情互相碰撞、交融,从而形成了复杂斑驳的武侠言情世界。金庸小说中的爱情描写是独树一帜的,无论深度或广度,多样性或丰富性都写得十分感人。

金庸博学多才,学贯中西,使他的武侠小说具有浓重的传统文化涵量,不但作品用传统小说的语言写成,而且举凡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最具特色的成分,诗词曲赋、琴棋书画、儒道墨释、星相医卜、传说掌故、典籍文物、民俗风情等等,无不与故事情节的展开、武技较量的描写、人物性格刻画和作品题旨的展示相融合渗透,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令人叹为观止。

金庸的武侠小说在艺术上广为借鉴和勇于创新,他吸取了西方近代文学“五四”文学艺术经验,也借鉴了其他武侠小说的手法技巧,还广泛继承了传统的各类通俗文学的长处,在大融合的基础上形成大创新。作品精于宏阔的总体结构框架的营建,尤其擅长大场面铺排与描写。情节紧张热闹,大开大合,曲折合理,针脚绵密,具有吸引读者的强大魅力。在语言艺术上,他融现代汉语、明清白话文言语汇为一炉,并从古典诗词中移植意境和氛围,形成自己具有书卷气的典雅蕴藉又细腻流畅的语言。

其实早在金庸创作武侠小说之前就存在卧龙生等人创作的现代武侠小说是这些武侠小说的可读性和文学价值都不是很高而金庸武侠小说的横空出世则极大的丰富了武侠的内容和题材,金庸成为了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为什么这么说呢?就从《倚天屠龙记》来说吧,金庸的小说中融入了很多的元素,比如中国哲学。仅仅就这一本中我们能看出来的就有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又比如一些传统元素,如中国上网传统思想和中国的义气观念,对于中国功夫的传承和知识就更不在话下,还有这本书中有关于中医的内容,各种医书和中医知识在书的前半部分频频出现。金庸把虚幻的武侠故事和古代历史相结合,也掺杂了很多的传统文化,这些元素极大的丰富了金庸的小说,同时也成为武侠小说的一大特色,为其烙上了中国文化的烙印,是真正的中国精神文化创造;这些也使得金庸的小说内涵眼界和质量完全不同于其他人的小说其中的种种展示出作者涉猎了传统知识文化的各个方面以及广阔的文化视野虽然金庸在把这些元素带进书里来的时候都挖掘的不深,只是蜻蜓点水的提到了而已,但是对于一般的大众读者来说就已经显得非常的新奇和丰富了,看的时候也感叹查良镛先生想象力的丰富,把诸多元素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如此神秘新奇的小说。比如《倚天屠龙记》中有对武当派武功的描写,中国传统的毛笔也成了武器,书法也和武术结合在一起,武当的武功思想精髓更是结合了道家老子的思想,有以柔克刚的特点。这种组合前所未来不得不让读者眼前一亮。

上文提到的王朔对于金庸的批判,他曾写过引起轩然大波的随笔《我看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08fb7f57c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9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