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马寅初

2023-04-05 07:2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师——马寅初》,欢迎阅读!
马寅初,大师

马寅初

浙江嵊县人。

权然后知轻重,学然后知不足。

1952年,马寅初71岁开始学习俄语。他既是赫赫有名的北大校长,同时也是中央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为了研究俄国的经济建设经验而学俄语,要看原版俄文著作。每天早晚各学一个班小时,2年后已能阅读原版著作。

1907年,马寅初25岁,作为北洋政府的官费留学生进入美国耶鲁大学学习。他认识到经济学是非常好重要的。他系统地学习了西方经济学理论,树立了将学术与公共服务相结合的理念,以后这个理念贯穿了他的一生。1916年他被聘为北大经济学教授,传授银行学、货币学等应用经济学课程。

蒋介石也曾请他给自己上经济课。

马寅初是新中国首任北大校长。1953年,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国家正式进入了大规模建设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却是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巨大成就,中国人的寿命从1950年的36岁延长到1957年的57岁。

他最具争议,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是著作《新人口论》,是他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完成的。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人口达6亿多,让他感到意外,引起他对人口的关注。他研究得出结论,当时中国人口每年净增1300万,大家都认为是好事,可他从经济学的角度认为界时避讳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解放后,研究人口的专业、单位等都被取消了,社会学系也被取消了。他在北大公开做人口问题的演讲,吸引了四千多学生去听。他主张:2个孩子要奖励,3个孩子要征税,4个孩子征很重的税,征来的税用来奖励生两个孩子的家庭,这样来平衡人口。

言人之不能言,言人之不敢言,马寅初的一生就是这样。

1957年,马寅初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正式提出了提案,即《新人口论》,就是要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结果遭到了批判。后来一切都被他言中。杨建业,新华社高级记者,拨乱反正后,第一个采访马寅初的人,1979年采访他,见报,表示为他平反。1979年,马寅初已经98岁了。我们错过了控制人口的最佳时间。

1957年马寅初根据自己的调查得出,中国人口增值率高于百分之二,马寅初说,如果按照百分之二计算,中国人口总量50年后将达到16亿。他认为人口问题是我们的致命伤,提出三个“非控制不可”:工业原料、促进科学研究、粮食三个方面。他的方法:宣传,改变传统观念;实行晚婚。当时批评他是“见口不见手”,手是可以创造的,口是消费的。当时提出15年赶超英美,坚信“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奇迹,而这个奇迹的创造者就是亿万群众。他面带笑容看大字报,既不怒气冲冲,也不垂头丧气。

1959年,《我的哲学思想和经济理论》出版,长达5万字。

80多岁还立志为这个古老的农业国家写一部农书。用三年的时间,写了100多万字,可惜这部书破四旧时被烧掉了,自毁手稿。

从马寅初开始,中国的人口研究被看做是禁区,这方面的研究从此就中断了。《新人口论》发表22年之后,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制定独生子女奖励政策。他当时已经98岁了,1981年,他100岁了。他活101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0ba0fa90029bd64783e2c7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