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

2022-08-24 20:5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乞巧》,欢迎阅读!
乞巧

乞巧

民间传说,七夕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只因;“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农历七月七日之夜,又称称“七夕”,中国民间很早就有有“乞巧”的习俗,故七夕又称“乞巧节”。

七夕之夜,妇女们要向织女乞求智巧。据《荆楚岁时记》所载,南北朝时的乞巧方法是“结彩缕穿七孔针”,妇女们来回用丝线穿针,穿得快的自然就巧了。明清以后,更流行“丢巧针”的游戏。其方法是在七月七日这天的上午,取一碗水在日光下曝晒,顷刻之后,水面便产生一层薄膜。此时把平日缝衣或绣花的针投入碗中,若针浮在水面上,便是得巧了。

七夕之夜,妇女们不单是要向织女乞求智巧,更主要的是祈求有一个像牛郎一样的郎君。“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确切的道出了妇女们的乞巧心情。

七夕之夜,更有那单身怨妇;“行云过尽星河烂,炉烟未断蛛丝满,想得两眉颦,停针忆远人。”但还是;“河桥知有路,不解留郎住,天上隔年期,人间长别离”。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人间之巧无处不在;“七夕之夜降人间,虽非为仙也不凡”七夕之夜降生的人算是巧中又巧了,有人说七夕之夜出生的女人是织


女的化身,她们不但心灵手巧,且情感就像织女一样坚贞,不知道这究竟有多少灵验。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四大民间传说故事中第一悲情故事,那种聚少离多的场景;“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叫人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那种“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心情;“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低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使人不禁沧然。

七巧的夜,天巧、地巧、七巧夜出生的人更巧。在这传统的节日里,祈求那人间织女的化身;不但有织女的一双巧手,还有那比干一样的“七巧玲珑心”。更有那织女一样的情感——千年不变、弥久而坚贞。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0c2f171ccbff121dd3683b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