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一书的文学成就

2023-01-20 04:21: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孟子》一书的文学成就》,欢迎阅读!
孟子,一书,成就,文学

《孟子》一书的文学成就

先秦的诸子散文主要有《论语》、《老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和《韩非子》。那个时期,百家争鸣,各有千秋。孟子的成就有目共睹。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也是孔子的孙子的再传弟子;孟子主张主张行“王道”,施“仁政”,是对孔子思想正统的承袭和发展;孟子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的散文的特点,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雄辩色彩。其实这也和孟子所处的时代的有关:在百家争鸣的时代,要阐明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的立场,批 评其他学派,就不得不进行论辩。事实上,好辩不仅是《孟子》的特征,《墨子》、 《庄子》、《荀子》、《韩非子》等莫不如此。



孟子散文文艺最大的特点就是口才强,而且不简单,独树一帜。

①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善于设置圈套,使对方心悦诚服;

如《梁惠王下》: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 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先以两个设问,使齐宣王顺着自己的思路,得出两个不言而喻的结论,而后 类推下去,使齐宣王陷入自我否定的结论中而无言可对,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②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进入圈套,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 紧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

2.善于用典型事例、比喻、寓言说理。

“孟子长于譬喻”(赵岐《孟子章句·题辞》),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 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孟子的比喻性推理,从逻辑上来说,有些 未免牵强,但却使孟子的论辩,富于形象性,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孟子》 中的比喻,大多浅近简短而贴切深刻,如“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 也(《离娄上》),以一个简单的比喻,表现民众归仁的必然趋势。再如,“以 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梁惠王上》),生动形象地揭示出欲 以霸道达到“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目的,是多么荒唐可笑。 这种简短浅近的比喻,在《孟子》中大量运用。

如寓言:“小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



另外,《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0e23d9262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1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