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方式有三种

2022-05-19 11:1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志愿填报方式有三种》,欢迎阅读!
志愿填报,方式

志愿填报方式有三种:考前填报、考后估分填报、考后知分填报。现在大部分的省市都已经采用考后知分填报,几年之前实行考后估分填报的省市也逐渐改为了考后知分填报志愿。这种方式是在不知道 学生的高考分数、批次线、省市排名等数据的情况下填报志愿,不确定因素太多,让家长和考生感觉“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该怎么下手。只从填报志愿的角度看, 考后知分填报比考前填报,对于考生显得容易一些。

我们知道考前报志愿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以及冲刺阶段模拟考试的成绩与排名。认识到这一点,考前填报就不会那么难了,只要可以清楚 确定学生在该地区的成绩排名,和历年招录的排名范围,基本上就可以比较准确的填报志愿了。可能有人要提到考场上的超常、失常发挥的问题了,这种情 况每年都有,但毕竟属于少数部分,绝大多数考生属于正常发挥,所以整个地区的排名与平时成绩排名不会有大幅度的变动。



至于为什么对考前填报志愿的争议那么大,可能是因为各自站的角度不同,家长和考生更关心的是对自身报考的影响,而地方教委则需要在更广、更高的层面上考虑:

首先,要利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考前填报志愿,其实就是考生全部按照自己的真实实力来填报志愿。由于每位考生的判断是不同的,机会是相等的,而 他们的志愿彼此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的,这就大大降低了高考成绩的影响力,也可以避免“一考定终身”造成的人才损失。同时,按照真实意愿填报的志愿,也避免了 因为考生知道自己成绩排名后,不敢报或争着报造成的爆冷、扎堆现象,能够保证生源和学校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生源的多样性,这对于人才 的选拔和培养十分重要。

其次,保证考生更容易进入适合自己的学校。考前填报志愿不仅考量了学生的真实学习成绩,还考量了学生的自信和自我评估能力,由于不知道分数,考 生只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填报最适合自己、自己最喜欢的学校,这样填报出来的志愿是能反映考生真实能力和真实意愿的。也避免了考生和家长普遍存在 的唯“分”是图的心理——为了保证不浪费掉每一分,尽量填报与考分相应的学校,而忽略了自身实际需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12d7a23ad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1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