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中的网络舆情管理

2022-04-15 06:24: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风险社会中的网络舆情管理》,欢迎阅读!
舆情,风险,社会,管理,网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风险社会中的网络舆情管理

作者:闫伟华

来源:《出版参考》2016年第10

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舆情消长与边疆社会稳定》一书,是刘建华博士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该书着重研究舆情消长对经济社会稳定的作用,建构了两大模型、一个体系,综合考量舆情消长与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关系,力图构建横跨新闻传播学、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边疆舆情学理论框架。该书紧扣风险社会、利益受损、网络舆情与现实舆情、社会稳定等关键词,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为当下舆情引导与社会管理提供了诸多富有见地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模式。 该书关注了风险社会与网络舆情两大热点

风险社会理论由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1986年提出,风险社会是对人类所处时代的形象描绘。贝克认为现代工业社会的风险主要是人类自身活动带来的,这与传统社会的自然风险不同。风险社会的概念指现代性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工业化社会道路上所产生的威胁开始占主导地位。基于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吉登斯在1990年提出风险社会是由现代性带来的负效应的集中体现。吉登斯认为风险社会与现代性、科技进步、全球化以及不确定性等相关。贝克也认为风险社会具有全球化的风险特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贝克认为风险是由现代化的威胁与其产生的问题会导致全球性的后果。每个社会都有风险,但是相较于传统社会自然风险,现代工业社会的风险带有更多的人为不确定性,因此制度性风险和技术性风险在贝克和吉登斯那里得到一致认同。

现代工业社会不断扩散的风险一旦被聚光灯照亮,批评的怒火就会爆发出来。如果说传统的大众媒体还有专业把关人进行调控,那么到了网络时代,把关弱化,社会舆论能在互联网上快速集聚爆发,往往使社会管理者猝不及防。如果再处理不当,更强烈的批评之声将会蔓延,甚至会导致破坏性的社会群体事件,政府管理者的执政力、形象和公信力都受到伤害。因此,现代社会由于本身发展蕴含更多风险因素,当这些不可感知的风险来临时,在畅通无阻的网络媒体面前,有效调节网络舆情的消长,就成为政府社会治理的重要能力。对中国而言,在面对具体风险事件爆发时,有效的通过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媒体进行社会舆情控制,考验着管理者的能力与智慧。

刘建华博士的《舆情消长与边疆社会稳定》一书关注到风险社会下,现代人的心态稳定问题,当面临外在不确定性的风险时,媒体的信息报道一方面可以部分消除这种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又成为社会舆论聚集之地。因此,社会管理者此时如果能够借助各种媒体组合进行全媒体传播的信息供给,同时对舆情进行引导就事关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更有力于社会心理稳定。

该书论述了舆情消长与边疆民族地区稳定的关系等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133434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