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阅读VS早期识字

2022-12-28 14:13: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早期阅读VS早期识字》,欢迎阅读!
早期,识字,阅读



早期阅读VS早期识字:是谁在偷换概念? 追溯历史:早期识字是早期阅读的代名词

如果追溯中国的文化教育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早期识字”曾经作为中国儿童没有早期阅读的代名词,远远早于“早期阅读”的概念就存在了。在中国的文化教育发展历程中,人们经过很长时间才终于认识到,识字和阅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一个人如果是好的阅读者,那么他就一定是识字的;但能够识字的人,却并不一定是个好的阅读者。

尽管我们正在努力摆脱“填鸭式”教育,但不得不承认我们根深蒂固的一些教育思想与理念则是挥之难去的,仿佛孩子几岁认识多少个字、会背诵多少唐诗、能写出什么文章、阅读过多少名著成为了我们读书的目的,古代如此,现代亦然。

古代人很重视读书与识字,当时儿童的学习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上‘书馆’,用一年多时间学习《千字文》等识字课本,先集中识字,做到见字能读音;第二阶段上‘经馆’学四书五经,再逐步讲义,理解字义和文义,学道理。 现代社会:有种超人叫“识字神童”

我们经常能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抢眼新闻:“3岁小孩能认2000字”、“识字神童 5岁就能够读书看报 ”、“经典传奇:三岁认字过四千 识字神童 ”等等,而在很多的幼儿园,小朋友们也需要完成大量的识字任务;现代家长都很重视早教,也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因此,大家都抱着一颗“认识字越多越好”的心。

警惕“早期识字”误区:

1.当我们一味地强调让学前儿童识字,很可能忽略了我们的孩子在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口语学习良机。尤其习惯中将孩子关闭起来专门识字的“超前教育”、“智力学校”,集中地让孩子提前学下一阶段才该学的大量文字,实质是从根本上剥夺了儿童很好地获得语言发展的机会。在使他们失去口语发展良好环境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这些孩子获取书面阅读新策略的能力。




2.些早期识字的活动将儿童的阅读注意力引向识字方面,使得他们一拿起书本就联系到早期枯燥、机械、乏味的认字经验,最终导致的是儿童厌烦阅读,缺乏阅读兴趣和动机。昧地强调“早期识字”而非真正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可能会培养出一代失败的阅读者。 别让早期识字成为独立阅读的假想敌 什么是“幼儿独立阅读”

幼儿独立阅读是一种能力,它是指学前阶段儿童还没有正式认字之前,在他们的语言能力爆发的同时,就可以认识文字、符号、声音以及语言意义的关联性;可以尝试着看一张纸上的各种符号;可以阅读一本图画书;可以根据所看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的一种能力。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已经有了一定识字量,多看纯文字的书,阅读能力才会提高,只有看文字,才是阅读。其实,图画故事书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需要学前儿童具备大量的知识、经验和策略,对儿童的发展,对儿童想象力、思维能力、艺术审美能力、情感、态度、社会性的发展及语言能力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早期识字”是为了更好地“独立阅读”?

很多家长都认为,等孩子认识字以后就可以自己读书了,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概念偷换,在早期培养孩子“独立阅读”能力并不是要进行“早期识字”,而是要培养孩子还没有认识全部文字就可以开始自主阅读的一种能力。

假如你存在这种想法:“让孩子尽早识字,他就可以自己去看书了,我也就轻省了!虽然行为是一样的,给孩子买书,带孩子阅读,但目的不同,心态不同,效果也一定不同。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岁以前奠定,它占整个教育过程90%,在这之后教育还要继续进行,人进一步成长、开花、结果,而精心培育的花朵在5岁以前就已绽蕾。幼儿能不能识字,取决于幼儿是否具备了学习汉字的心理机制,也取决于成人所采用的方法是否符合幼儿的学习规律。 早期读:识字只是手段 阅读才是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1fd7fd6cb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