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诗歌与小说

2022-04-08 04:1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9课 诗歌与小说》,欢迎阅读!
诗歌,小说

9 诗歌与小说

1、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

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其”指的是下列哪位词人 ( ) 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2、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仅内容与唐

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 ( ) A.封建制度日益衰落 B.社会风气渐趋败坏 C.市民价值观念变化 D.社会主流思想改变

3北宋时,民间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民间。……“教坊乐工,

每得新腔,必求永(柳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这说明 ( ) A.宋词只在民间流行与发展 B.宋代文学日益商品市场化 C.宋词婉约派占据主导地位 D文学平民化、世俗化趋势

4、中国古代文学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众多作品反映不同时期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怀。阅读下面精美

文句,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②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5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栏目走红中国。其中有一道根据作品判断作者的题,内容为“大江东

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该作者 ( ) A.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 B.作品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说法 C.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 D.是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先后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这种演变趋势,最能说明( )

A.城市经济日趋繁荣 B.专制皇权逐渐加强 C.选官制度明显变化 D.民族融合已经加深

72014年,两汉文化发源地徐州诞生了史上第一个赋社彭城赋社,专门从事辞赋的整理、创作、研

究,重点开发“汉代五绝”之一的汉赋资源。下列关于汉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B.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 C.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 D.特别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

8、北宋的词家,前期如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等全都是南人,后期的苏轼、黄庭坚、秦观、周

邦彦、李清照等,也多数生长于江南或其周边。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 A.北宋时期开始出现文化中心南移 B.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兴盛

C.北宋时期出现学术中心南移趋势 D.宋词具有南方文学的地域性特征

9、明朝小说《西游记》中的诸天神佛、取经僧人师徒及各路妖怪,均被赋予了鲜明的人物性格。神

佛妖魔,他们或娇憨,或城府,或温吞,或火爆,或欲望,或牵绊,他们也都生存在“神’’际或“妖”际关系复杂的世间。这反映出 ( ) A“三教合一”的社会趋向 B.该神魔小说折射的是世俗百态 C.宗教逐步庸俗化文学 D.人文主义在古代中国的缘起 10、明代小说《说唐》《杨家将传》中,樊梨花与穆桂英以武艺压倒夫婿,并挂帅出征;清代小说

《再生缘》中,女主角易釵为弁,文武双全。这反映出 ( ) A.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的繁荣 B.文字狱影响到思想文化的发展 C.民间对正统社会秩序的抗议 D.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男女平等

11、在文学发展历程中,有类作品形式上是“楚辞”式的,去掉了所有的特殊方言;内容上是“诗

经”式的,内涵却在扩大;句式上,每句字数没有限制,不严格地押韵,但确实有韵。下列作品符合该特征的是 ( ) A《二京赋》 B《将进酒》 C《雨霖铃》 D《窦娥冤》 12、南宋陆游曾作诗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

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这说明 ( ) A.农业发展与传统历法结合 B文学创作与生活相联系 C文学作品呈现贵族化趋势 D.农业生态环境开始关注

13、汉武帝时期,政府设立了乐府机构,并加强了对民间信息的采集。故《十五从军征》《病妇行》

等反映民间疾苦的乐府作品得以上达天听。这表明乐府诗 ( ) A.对缓和社会矛盾具有一定意义 B.助推了汉赋的兴起与发展 C.成为官府体察民情的主要渠道 D.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14“举凡商人生活的一切方面,几乎无不在明代商贾小说的表现范围之中,商人已经成了商贾小说

的主角。”这主要反映了明代 ( ) A.商人地位得到了提高 B.商业经济的繁荣 C.小说创作进入新阶段 D.市民阶层的扩大

15、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在其著作《镜花缘》中借才女卢亭亭的口说:“将来若花姊姊做了国王,

我们同心协力,各矢忠诚,或定礼制乐,或兴利剔弊,或队暴安良,或举贤去佞,或敬慎刑名,或留心安牍,辅佐他做一国贤君,自己也落个女名臣的美号。在此,作者意在表达的思想是( ) A.反对专制统治 B.主张男女平等 C.彻底批判儒学 D.赞同女子参政

16、唐代有很多描绘商人生活的诗篇,如元稹的《估客乐》和刘禹锡的《贾客词》等,大多极力渲

染商人和农民的苦乐之别。而到了宋代,文学作品更多宣传的是商人和儒生的苦乐之别。由此可见,宋代 ( ) A.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B.财富多寡决定人的社会地位 C.儒学的义利观遭到颠覆 D.政府政策变化提升商人地位

17、明代重要的戏曲作者,大都拥有进士科名,而话本小说的作者或编著者中,却少有举人、进士。

出现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高雅与通俗文艺的不同价值取向 B.士人与市民的不同文化观念 C.戏曲与话本小说的不同消费方式 D.江南与北方的不同区域特征


18、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八仙宫。神话小说中的“八仙”均为凡人得道,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

富、贵、贫、贱,是晚近道教中相当重要的神仙代表。这种现象表明 ( ) A.民间思想需要借助外来宗教传播 B.民间文化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古代文化呈现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D.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性特色浓厚

19、古诗词在不同程度上为历史研究起到了很大作用。与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相关的

史实是 ( ) A.秦末农民起义 B.西汉文景之治 C.三国赤壁之战 D.唐朝安史之乱

20、自汉高祖至景帝的60多年间,赋体文学在创作上大体继续着楚辞的余绪,以骚体赋为主流。有

文学史家称,汉初“只可算是辞的时代,而不是赋的时代”。汉初赋体文学形成此特点的原因主要是 ( ) A.西汉初年经济凋敝 B.道家无为思想的制约 C.战国楚辞体的影响 D.政府文化政策的控制

21、汉代《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引用了一首被公认为中国最古老的诗歌,内容是“断竹、续

竹、飞土、逐肉”。这首诗 ( ) A.承续了《诗经》的写实风格 B.是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艺术再现 C.说明了汉代重视诗歌的创作 D.反映了秦汉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 22《长生殿》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其几乎导致唐王朝

覆灭;《挑花扇》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这说明 ( ) A.文艺作品具有历史承载功能 B.古代小说悄竹源于市民生活 C.明清小说大多讽刺腐败现象 D.唐朝后民间论政现象较普遍

23、明朝中后期,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

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这一变化折射出 ( ) A.商品经济助推大众文化传播 B.士人价值追求发生改变 C.刻印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D.通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24“公安三袁”“临川四梦”是明代文学流变中的突出现象。湖北公安散文家袁氏三兄弟认为“出

自性灵者为真诗” 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江西临川人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则在其四大戏剧中质疑政治权力的意义,同情妇女的社会处境。这反映了明代文学 ( ) A.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B.追求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C.开始宣传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 D.男尊女卑的思想基础动摇

25、明代许仲琳在《封神演义》中以姜子牙的口吻表达出“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

下也”的思想,号召诸侯“吊民伐罪”,哪吒剔骨还肉、黄飞虎反商归周等强调了“父逼子反”“君逼臣反”而不得不反的精神。这从侧面反映了 ( ) A理学失去了社会约束力 B.士人对平等自由的渴望 C.市民阶层追求自由生活 D.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26、明清时期小说创作出现了繁荣局面,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

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情节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明清小说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 A.商品经济繁荣与市民阶层扩大 B.民族融合加强和中外交流广泛

C.君主专制加强与理学的思辨化 D.社会识字率提高印刷成本上升 27、有学者认为,《诗经》多反映黄河流域的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

祭祖与宴会等;《楚辞》则多反映楚地神鬼巫术、自然崇拜、山川人物、历史风情等。这反映了当时 ( ) A.南北方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 B.北方政治动荡社会经济发展受限 C.南方物产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D.祖先崇拜以及宗法制度影响扩大

28、有学者评论某一小说,认为它结构丰富,可以被视为清朝中期精英阶层生活的缩影,包括家庭

结构、政治、经济等。该小说是 ( )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29《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唐代的小说、其他

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唐代 ( ) A.具有重诗的社会风气 B.对等级制度执行不力 C文学创作日趋平民化 D.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

30、明代短篇小说对社会风俗与人情世界有着非常精彩的描绘。据统计,在“三言”“二拍”近200

篇作品中,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作品近70篇,一些商人发家致富的事迹,也成为描述的对象。这折射了 ( ) A.重农抑商政策的终结 B.专制王朝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C.社会生活观念的变化 D.市民阶层已成为社会的主力军 31能够体现下列三点历史现象的朝代是 ( ) ●门第贵族、官僚贵族演变为士大夫官僚 ●出现街市、晓市,官府放松对城市商业的监管 ●中国古代文化开始逐渐地世俗化、平民化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清

参考答案:

15 DCDAA 610 ABDBC 1115ABABD 1620ACCDA 2125BAAAB 2631AADACC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2062d2fba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