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受不受是什么意思

2022-05-30 10:17: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正受不受是什么意思》,欢迎阅读!
意思,什么

"正受不受"是什么意思?

正受不受”是什么意思? 嘿、武贝 7 2019-06-01

古人云:“正受不受”,即全盘接受症状就会变成没有受其害的状态;不愿意接受症状(不受=努力、控制、主动、排斥)反受其害。

精神拮抗作用的存在,使正受(全盘接受)成为理想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人不是神经质的|v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对自己的症状采取接受态度,一方面不会强化对症状的主观感觉;另一方面,因为不再排斥这种感觉,而逐渐使自己的注意不再固着在症状之上,以这样的方式打破精神交互作用使症状得以减轻直至消除。如果强行用意志力量控制,必然出现负性心理现象,不仅不会消除症状,反倒使症状恶化。对于出现的症状,只有接受,这就是顺应自然。S^ 凡事总比思考的简单比想象的复杂 评论(0)00

□ 陌 ? 的感言: 谢谢、 佛学大词典 对“正受”解释如下: 【正受】

梵语sama^patti,巴利语同。音译作三摩钵底、三摩拔提、三摩■。意译等至、正定现前。远离邪想而领受正所缘之境的状态。亦即入定时,以定之力使身、心领受平等安和之相。又定心而离邪乱称为‘正’,无念无想而纳法在心称为‘受’,犹如明镜之无心现物。观经玄义分(大三七·二四七下):‘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三昧相应,名为正受。’或谓正受为三昧、三摩地(梵sama^dhi )或禅定之异名。

盖正受新译‘等至’,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六二载,等持、三摩地、等至三者有异,以等持仅通于有心定,等至则广通有心、无心定。俱舍论卷二十八,以四禅、四无色定为等至。大乘义章卷十三,以灭尽定、无想定之无心定为等至。又慧远之观无量寿经义疏卷末及智顗之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下等,就观无量寿经中所说‘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之语有所论述,谓散善之三福业为思惟,定善之十六观为正受。[杂阿含经卷十七、旧华严经卷十一功德华聚菩萨十行品、菩萨地持经卷九、解脱道论卷二、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七、杂阿毗昙心论卷七](参阅‘三昧’580、‘三摩钵底’673、‘定’3171)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对“正受”解释如下:


【正受】 (术语)梵语三昧Samaya,一译正受。三为正,昧为受也。是禅定之异名。定心,离邪乱,谓之正,无念无想,纳法在心,谓之受。如明镜之无心现物也。大乘义章十三曰:‘离于邪乱故说为正,纳法称受。’探玄记三曰:‘纳法在心名为正受。’观经玄义分曰:‘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三昧相应,名为正受。’同序分义曰:‘因前思想渐微,微细觉想俱亡,唯有定心与前境合,名为正受。’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对“正受”解释如下:

【正受】 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与三昧相应的禅定,叫做正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22bd8b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f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