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恭必敬的成语故事典故字词解析造句

2022-11-03 00:03: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必恭必敬的成语故事典故字词解析造句》,欢迎阅读!
必恭必敬,成语故事,造句,典故,解析

必恭必敬的典故:

周幽王姬宫涅是西周的最后一个国君,他昏庸暴虐,政治腐败。 公元前779年,褒国进献了一个姓姒的美女,叫褒姒。周幽王十分宠爱她。褒姒一向不爱笑,幽王用音乐歌舞、美味佳肴都不能让她笑。有人献计点燃报警的烽火台,召来各路诸侯兵马,使他们上当,让褒姒笑一笑,幽王欣然同意。他带褒姒到行宫游玩,晚上传令点燃烽烟,各地诸侯见到烽烟,以为有盗寇侵扰京城,纷纷率领兵马赶来相救。到了一看,只见幽王在喝酒取乐。幽王派人对他们说:“没有什么盗寇,让你们辛苦了!”诸侯受骗,匆匆地来,匆匆地去。褒姒看了不由大笑,幽王也很开心。褒姒生了个儿子叫伯服,幽王废掉申后,立褒姒为王后;废掉申后生的太子宜臼,立伯服为太子。

宜臼遭到废黜,住在外祖父申侯家里。他对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满怀忧愁,心中十分痛苦,写了一首题目叫作《小弁》的诗,抒发自已的心情。诗的第三节说:“看见屋边的桑树和梓树,一定要必恭必敬。我尊敬的是自己的父亲,我依恋的是自己的母亲。谁人不是父母的骨肉,谁人不是父母所生?天生了我,可我的好日子到何处找寻?”由于幽王无道,诸侯纷纷叛离。公元前771年,宜臼的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的军队进攻镐京。幽王下令点燃烽烟,但是诸侯受过骗,都不派救兵。犬戎的军队攻下镐京,杀了幽王,掳走了褒姒。 “必恭敬止”后来演化为“必恭必敬”,也有写作“毕恭毕敬”的。 必恭必敬的汉语词典解释: 十分恭敬貌。必,通「毕」。

●《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官场现形记》第四四回:「大家必恭必敬,声息俱无,静听大帅的吩咐。」

●鲁迅《彷徨·离婚》:「‘的的确确。’尖下巴少爷赶忙挺直了身子,必恭必敬地低声说。」 必恭必敬的>/>如下:

近义词:毕恭毕敬 彬彬有礼 恭恭敬敬 肃然起敬 反义词:盛气凌人 出言不逊 用必恭必敬造句:

1 在领导面前小李总是表现得必恭必敬。 2 于是她必恭必敬地将递给工作人员。


3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必须抱着必恭必敬的态度向他们学习。 4 他必恭必敬地书递给了老师,请求解答两个疑难问题。 5 他的态度既友善又必恭必敬。 6 约翰.丹尼斯对史密斯先生必恭必敬。

7 东欧现已有三个国家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必恭必敬,而且还可能会唯唯诺诺。

8 恒元躺着,他坐在床头必恭必敬的报告道:"喜富的事,因为案件过多,喜富不愿攀出人来,直拖累了好几个月才算结束。"

9 你应当必恭必敬地服侍他俩,你应当说:我的主啊!求你怜悯他俩,就像我年幼时他俩养育我那样。

10 大家在他面前,从来都是必恭必敬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256062a31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8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