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李世云)

2022-05-15 18:21: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李世云)》,欢迎阅读!
读后感,建议,教师,李世,一百



46、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



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如果有高超技巧的、有创造性的教师,在结束他的一生时,把自己在长年劳动和探索中所体会到的一切都带进了坟墓,那会损失多少珍贵的财富啊!我但愿把许多本教师日记搜集起来,保存教育博物馆和科研机构里,当做无价之宝。(苏氏之所以能成为一名著名的教育家、能为后人留下一笔笔的精神财富,是因为他坚持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记日记,是他的教育日记为他成就一本本教育名著提供了鲜活的、详实的案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充分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能将自己在教育过程中有所触动的瞬间和教育故事变成文字,记录在案,不仅是对流逝岁月的美好回忆,更是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自己业务素质的一笔精神财富。苏霍姆林斯基一生都坚持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

对教师而言,就是对教育过程的思考,把自己有所触动的瞬间和片断变成文字,记录在案,对自己以后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我认为,善于觉察儿童课堂内外的行为上的极其细微的变化,是十分重要的。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在自己的眼睛里,学会观察孩子,观察才能了解孩子,才能捕捉细微的教育现象。教育日记也包括教学反思,记录教学活动等,是对自己一日工作的审视和分析。

勤于笔耕 思而进取

——读《给教师的建议》第46条有感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提的其中一条建议即第46条:《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就是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来写教育日记。他说:“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这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曾记得老人们常说这样一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时时做一个有心人,把凡是引起你的注意的,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猜想的每一个事实,都记入日记里。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都准备一本记事簿,在记事簿里另外分出一栏,到了一周的末尾,把这






个期间所记录的点滴思考一遍,从大量事实中抽象出来,研究一些主要的东西。把一些一般性的结论,概括,专门记入这一栏里。在有心的前提下,把各种记忆碎片加以收集整理,最后把这些单独看好像没有价值的碎片串成一根非常美丽的项链。由此我个人觉得: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有心人,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善于从具体事物中看出共性的东西,日积月累,到某一时刻,就会产生智慧。



通过学习,我认为“教育日记”应该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因为日记是大家都熟悉的词儿,日记虽然有些零碎,但是能长期坚持,对于提升教师的素质还是很有帮助的。不过,大家可能会和我一样说没时间记。每天我们都从早忙到晚,迎着朝阳出,踏着夕阳回,甚至披星戴月才归,何时记教育日记?仔细想一想,“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如果挤还是有的。”也许就像名言里说的,经常去挤时间,有事就记,有感就记,才会让自己的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有时候浏览别人的教育博客,看到别人三天两头都有更新,一件在我看来也许是毫无意义的小事,在他(她)的笔下却变成了趣味盎然的小故事。确实,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当一个教书匠并不难,只需把书中的知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教给学生。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反思自己的教学,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提升,那你又怎能让学生进步呢?每节课上完后,也常常和同年级老师探讨课的得与失,有时,流得也很是热烈,但就是未能记录下来。常常会发现学生一句真诚的话语、一个有趣的举动、一声真诚的问候时不时地触动我们的心弦,引发我们的一些感慨,就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在我们的脑海中逐渐淡忘。如果我们能把这工作中的得与失、困惑与思考坚持记录下来,对自身的帮助会很大。期末写论文时,也不至于脑中空空,无法完成。教育日记,对我们每个教师而言,就是对教育想象的思考,把自己有所触动的瞬间和片段变成文字,记录在案,对自己以后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班主任工作中也同样如此。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记教育日记呢?在学校里,我们身边每天、每时、每刻,都会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每天我都抱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的心情去体验着这一切。这些事件有的是突发性的,有的是预见的,有的是清晰的,有的是模糊的,有的是令人高兴的,有的是让人悲伤的。比如我今天做了一件事情,成功了,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受;今天发生了一个矛盾,是怎么解决的;今天产生了一个挫折,又有什么样的感受,把他们都记下来。但问题是,我激动了一下,兴奋了一下,却没有付诸笔端,这些火花霎那间就烟消云散了,就像飞鸟飞过天空,没有留下什么痕迹。也许其中蕴涵着教育的真理,但是却让它们从我的眼皮底下溜走了。上学时,自己也曾记过日记。但我天天都在忙于教学上的这些“琐事”,却不曾想把这些“琐事”都记下来。

其实,我以前也曾经陆续写过一些教育日记,当时觉得我的本子上记录的东西很零碎,有些只是几句话而已,似乎没有什么用处,也就停止了。但是现在想来,假如一个教师能将这种记录的习惯养成并加以坚持,那是非常有好处的。也许我们不能成为名教师,但是至少等到我们老了,还可以翻翻以前的日记,回味教育生涯中的点滴趣事。我想,这样的时刻也是幸福快乐无比的。

愿老师们都能养成记教育日记的好习惯,勤于笔耕,思而进取,做个有心人。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坦言: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什么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 在日常工作中就可






以记。这种记录是思考和创作的源泉。“那种连续记录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的教育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教育学修养。如果有高超技巧的、有创造性的教师,在结束他的一生时,把自己在长年劳动和探索中所体会到的一切都带进了坟墓,那会损失多少宝贵的财富啊!……

由此我想到魏书生老师的《坚持道德长跑——写日记》这一篇。魏书生自己坚持写日记同时他也建议别人去写日记,其中有那些好处能让他如此的乐此不疲,在大会小会上不断的向青年教师进行这样的建议呢。我们来看看。他提到写日记有很多方面的益处,(1)日记能使我们记住自己做过的事,见过的人,用过的物,记住自己的经验与教训。因为我们常常会将自己过去好的经验,好的做法给忘记了如果写了日记,翻一翻,人就容易记住自己,不失去自己,忠实自己真善美的一面。(2)写日记有利于改变自己,改造自己。很少有人劝自己狭隘、自私、消极、懒惰,神经正常的人一般都在写日记中劝自己,鼓励自己,要宽厚,要助人,要积极,要勤奋。这发自内心的劝说鼓励同来自外界的劝说鼓励相比,作用更大。(3)写日记能磨练人的毅力。写一篇日记容易,坚持下来难。特别是时间紧,任务重的时候,再坚持写日记就更难。而一旦坚持住了,便产生了心理惯性。(4)写日记很多时候都是解剖自己,分析自己。(5)写日记能提高自己分析认识社会问题的水平。日记的内容很大部分是对社会的观察分析。写出来,能认识得更清晰。(6)人有了烦闷,宣泄出来,烦闷会减轻,头脑会清醒。在工作单位宣泄和在家里宣泄都免不了使别人不愉快,较好的宣泄方式是写日记。(7)写日记可以积累材料,提高写作水平,这一点,许多人早认识到了。拿出日记即使什么都不写,也不想恢复昨天那高涨的工作热情,单是翻看日记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愉快幸福的事情。昨天万般痛苦,惆怅的事,今天想来觉得宝贵,觉得可亲。写日记的好处多多。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不写生活日记,但写教育日记实在是一件很好的事。教育日记就是一种教师个人的随笔记录,主要在日常工作中记,我们可以从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记录教育现象开始,将自己的心得体会都记录下来。比如,一件事情,今天成功了,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受?今天发生了一个矛盾,是怎么解决的?今天产生了一个挫折,又有什么样的感受?把这些原始资料原封不动的记录

下来,就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教师日记,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研究。

很多时候,教育的精彩瞬间层出不穷,我们很多人激动了一下,兴奋了一下,没有付诸笔端,这些‘火花’不久就烟消云散了。而那许多值得我们回味和反思的细节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记忆模糊,久之便又被新的故事所替代,如此往复日子,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活因缺少积累而显单调,我们的教师生涯因缺少记载而失色彩,如果我们拿起身边随处可得的笔,记下平凡日子里的点点滴滴,正如把一颗颗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而这些记录也正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如果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状态,让写教育日记成为我们的工作习惯,我们就成为了一个思索和践行教育的人,就是教育的有心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25a834183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