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的典故.doc

2022-10-06 09:1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老骥伏枥的典故.doc》,欢迎阅读!
老骥伏枥,典故,doc

老骐伏桥的典故

老骥伏板的意思是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骥伏板有什么精彩的典故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老骥伏栃的典 故,供大家阅读!

老骥伏板的解析

【拼音】 ldo jì fú 1ì

【出处】老骥伏板,志在千里。三国··

《步出夏门行》诗

【释义】骥:良马,千里马;: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

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用于老年人 【相近词】老当益壮、壮志凌云 【相反词】老气横秋、老态龙钟 老骥伏板的典故

东汉末年,政治动荡,诸侯四起,天下大乱。其中以曹操最有

见,他想统一天下,重新建立安定的社会。

曹操自从〃挟天子令诸侯〃,许昌屯田以后,先后消灭了董卓、

黄巾军、吕布、袁术、袁绍、刘表等地方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建安五年(即公元220xx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

大败袁绍,从此,军威大振,曹操更加雄心勃勃。但是,袁绍的两个 子投奔了乌桓,企图借助乌桓的力量卷土重来。乌桓的经济、文化 较落


后,当时尚处奴隶制时代。他们乘中原地区经常混战,常常侵袭 汉朝的领土,北方人民的生命财产没有保障。对此,曹操决心征讨乌 桓。

公元220xx年,即建安十二年,曹操亲自统帅大军北上远征乌

桓。当时曹操己年过半百。古人认为,人到50岁,就进入衰老阶段。 这点曹操心里也十分明口,但为了彻底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真正统一 北方,他胸怀宏志,人老心不老,仍然驰骋疆场。经过长达几个月的 艰苦行军作战,曹操在白狼山一带与乌桓的20余万兵马进行了激烈 争战,彻底击败了乌桓,杀死了他们的头领,十几万人被迫投降。

曹操率领大军,凯旋而归。在返回的路上,曹操带着胜利的喜

悦,想着自己己经是五十三岁的人,但历史的重任肩负在身,统一中 原的大业尚未完成,他激情澎湃,赋诗一首: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板,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己。

这首诗表现了曹操热爱自然、蔑视天命、老当益壮、志在千里

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那变革现实、统一中原的豪情壮志。

老骥伏板的造句

1. 骥伏栃的老王,平日的生活起居都自行打理,不愿劳驾

别人。

2. 他晚年仍对科研工作努力钻研,真是〃老骥伏板,志在千里


3. 与少壮派的枝野相比,与谢野馨算得上是老骥伏栃。 4. 如今他虽己退休了,却还在家里著书立说,真是老骥伏板,

壮心不己啊!

5. 他晚年仍在科研工作上努力钻研,真是〃老骥伏板,志在千

里〃!

6. 他晚年仍在科研工作中努力钻研,真是〃老骥伏板,志在千

里〃!

7. 科学上,必须一往无前我不怕困难,不怕失败,自以为

老骥伏板的壮志。

8. 我的爷爷己经七十多岁了,还奋斗在工作岗位上,他跟我

他是老骥伏板,志在千里。

9. 蔡啖还没有从羽扇纶巾的幻想中回复过来,她依然一脸微

笑,缓缓扇着空气羽扇,只不过嘴里道:老骥伏栃志千里,卧槽泥马勒 戈壁。

10. 曹操酷爱文学,是个杰岀的诗人,留下了〃老骥伏板,志在

千里〃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等千古名句。

11. 却未知老骥伏枷,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也! .黄花晚节放清香,老骥伏栃仍从容。

13. 老骥伏栃,志在千里!如此苏家岌岌可危之际 ...... 14. 老头,老而益壮,老骥伏板,老而不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28b6b56be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