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生活圈视角下的共享社区营造策略

2023-03-28 11:2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区生活圈视角下的共享社区营造策略》,欢迎阅读!
生活圈,社区,视角,营造,策略

社区生活圈视角下的共享社区营造策略

摘要: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生活单元,是促进城市良性发展的关键。上海市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作为营造社区生活的基本单元,共享经济发展的如火如荼街道社区规划实践。本文以万里社区规划为例,分析万里社区现存问题,研究共享社区的概念和特征,探索共享社区的营造策略。 关键词:社区生活圈;共享社区;营造策略 1引言

2015年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城市发展理念,上海市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作为营造社区生活的基本单元,共享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建设共享社区,为居民提供更多更加开放、多元的社区公共设施与服务,使得居民共享生存资源、发展机会和社会成果,从而使得社区居民对于生活的区域更有认同感,社会也能够更加和谐。 2.共享社区的内涵与特征

社区从一诞生起,便具备了共享的涵义,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在社区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共享社区中的人们共享的是那些可以被共享的社区公共资源、是那些共同经历的生活、是那些可以相互提供的帮助、是那些被分享的思想和观念,是那些基于以上所有的一切给予人们的情感连接。 3.万里社区现状概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万里街道成立于2014年,位于普陀区北部,用地面积3.3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6.2万人。作为上海街道体制改革后首个从大镇区域中析出的街道,万里街道面临现状社区服务能力偏低、居民诉求复杂、人口结构多元等问题,亟需推动公共资源的精准化投资与落实。作为全市最年轻的街道之一,万里街道未来人口结构特征包括年轻人口较多,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比例逐年升高,急待增加养育托管、基础教育等服务;老龄化程度相对较轻;有超过30%的外来人口(包括近500个外籍人士)。万里社区用地紧张、地价高昂,而居民对各类设施的类型、规模、形式、布局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 4 .万里共享社区营造策略

4.1 以需求为导向,明确社区发展关键要素,制定社区发展纲要

不同层次需求的发展与个体年龄增长相适应,也与社区的经济与文化教育景相匹配。万里社区营造首先对现状调研和问卷分析,来进行现状判断,然后贴近日常生活所需,重点关注老人、儿童群体,提供人性化设施配置,总结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策略与配置清单(图1)。

1 万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策略与配置清单

4.2细化生活圈层,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实现宜居、宜业、宜游

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不同类型人群,提供符合其需求的各类服务。万里社区复合式建设医养设施,规划建设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其中包括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大学、医疗卫生、康体健身、老年助餐等功能,同时还设立卫生服务站,提供基础医疗护理功能。

2 万里社区医养设施规划图

万里社区为完善邻里设施布局,嵌入式增加微利型商业,结合综合性配餐中心设置老年人助餐点,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提供餐饮服务。并且为了倡导终


教育、推动文体活动,建设社区学校,在规划的一站式邻里中心中设置一处社区学校,包括成人培训、老年大学以及部分职业培训机构等功能。 4.3倡导高效集约、复合共享的社区公共共享空间

鼓励集中复合设置方式,形成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和邻里中心,结合公共交通站点、公共开放空间节点等予以构建,功能综合、空间集聚,尽量节约居民出行时间,达到公服设施与场地的集约复合利用。万里社区根据实际诉求与自身情况,提出试点策划,创新复合化建设一站式邻里中心,容纳文化活动、医疗康体、生活服务、商业零售等多样功能。邻里中心容纳卫生服务点、邻里农场、综合健身馆、文化活动室(综)、养育托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于一体,并在地面层设置社区广场,同时地下设有停车场。

3 邻里中心公共服务设施内容

万里社区创新邻里联盟,通过一卡通设施共享机制,多街坊形成联盟,并且根据设施使用率调查,制定共享时段和使用方式,达到服务共享。 4.4倡导社区慢行,打造共享绿色交通体系

针对万里街道社区存在的问题,基于有限空间资源条件下,万里街道共享社区营造中推行绿行万里计划,以两套线性网络为抓手,优化社区慢行步道+区巴士的绿色出行方式,开设社区巴士服务线路、建设社区慢行步道,推进滨水体育公园等重要节点建设,基本形成由公共交通和慢行系统串联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倡导适宜步行、绿色低碳的慢行理念,以线性网络串联公共服务,完善生活圈平台,构建活力社区。

此过程的共享体现在民众共同参与,由规划管理部门带领居民及跑友团参观慢行步道示范段选址,随后由方案编制单位通过多媒体演示慢行步道景观设计方案;最后与会各方代表就当前关注的社区生活热点展开探讨,居民代表、跑友团与会专家学者则对慢行步道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希望吸引多方利益体参与进来。 4.5创新编制方法,引导社区共建共享发展

4.5.1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方共同参与的创新社区治理结构

万里共享社区营造涉及主体多元,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方共同参与的创新社区治理结构(图4

4 四维一体的创新治理框架体系

共享社区提出社区综合委员会制度设想,社区综合委员会作为社区行政管理与居民自治的综合整合机构,可下设社区听证会、公共服务委员会、基金与募捐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等多层面的专业委员会,共同开展社区自治工作(图5)。

5 万里社区社区综合委员会制度设想 4.5.2培育整合社区多重治理主体

万里社区进行社区公共睦邻会的团体建设,由居委会牵头,扶持各社区中睦邻点成长,制定睦邻点建设标准,通过这种民间组织的培育,成为政府、居委会与社区居民结成伙伴关系的黏合剂。街道培育社区公共睦邻会,以睦邻沙龙作为居民自治的重要平台。

4.5.3多方参与社区宣传征询活动

万里街道提出全过程社区自治的阶段。通过公务部门的公众宣传,通过社区公务部门的宣传与沟通,社区实体宣传、媒体监督以及网络平台的构建,将社区活动进行知识普及、公众宣传、规划释义、互动平台,设置宣传专栏,定期宣传


社区特色主题生活,提供居民问题诉求、社区志愿者活动、资金募集和运作的跟踪报道。

6 多方参与模式图 5、结语

从社区生活圈视角来对万里社区进行共享社区的营造,是结合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构建15分钟生活圈目标,以魅力社区、悦行万里的主题,通过梳理短板清单明确发展关键要素,综合考虑需求紧迫度、实施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社区建设行动计划,通过更新调整、置换利用、复合共享等多重路径有效推进项目落地。在规划的公共性上,强调全过程的协作式规划,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方共同参与的创新社区治理结构,培育整合社区多重治理主体,推动居民自治,激发基层活力,实现社区共享。 参考文献

[1]刘刚,王兰. 协作式规划评价指标及芝加哥大都市区框架规划评析[J] 际城市规划,2009634-39

[2]韩刚,吕晓田,崔延涛.城市边缘区社区规划策略和实施机制研究.城市规划年会2015

[3]奚文沁.治理视角下的上海中心城社区规划发展研究[J].社区规划,201728-16 .

[4]郭玖玖. 社区视角下的城市微改造创新与实践——以上海普陀区万里街道社区规划改造为例 [J].中外建筑,20178124-127 .

[5]吴秋晴. 生活圈构建视角下特大城市社区动态规划探索[J].社区规划,20154):13- 19.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294d06c1b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1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