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2023-11-23 20:18: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欢迎阅读!
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学生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

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性教学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形成知识的过程中,以发现和发展学生思维为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从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结论向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转变,即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与发现过程,力图通过自我探究使学生掌握、发现、认识并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并创数学

课堂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探究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模式是:问题—解疑—运用—评价。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一、问题情境,自主学习

导入新课,提出问题,激发诱导设疑为学生自主学习作铺垫。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充满疑问的问题的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给思维以定向;同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学生有了目标和动力就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主动地进入到自主学习阶段。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课时,可以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同时配以动画效果):1、同学们你们今年几岁了?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吗?你多久过一个生日?2、小明今12岁了,可她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你知道吗?3、大家想知道这里面的奥妙吗?以上这一系列的问题因为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性一下就被激发了,学生很自然地由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入到学习新知识、新问题的阶段,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答疑解惑,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也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研究表明,合作能有效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激发高度的求异思维,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教师不必马上向学生奉送答案,可以综合大家的提问找出具有一定探究意义和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用合作学习的形式,集思广益,各抒己见,集中解决难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的机会。使95%以上的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学生不但学会了学习方法,还促进了学生思想情感的交流,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及合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首先让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再了解了“内角”的概念后,由学生动手测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再将三个角度数的和计算出来。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验证几种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学生可以用折、剪、拼、量等多种方法来完成小组实验,最后展开讨论,汇报各组实验得出的结论。在学生一系列活动结束 后,教师再用多媒体演示验证过程。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共同验证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种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于是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 三、概括运用,生活实践

学生实践学习是巩固和扩大知识,也是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这一步既是对学习成果的巩固,又是对学习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教师先对合作学习的情况简要归纳、概括,再要求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学会举一反三。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后,布置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去市场了解某些蔬菜价格的升降情况后,再归纳制成统计表。

再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测量各种表面是长方形、正方形的物体并计算出它们的面积,然后列成表格体现出来。 这样,学生理解了新知识后通过实践运用加深理解,使知识转化成技能,从而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了数学的用途。 四、激励评价,引申学习

这一阶段既要总结前三步学习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评价同样应该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开展,在评价时强调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不同的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的表现应用不同的尺度进行评价,任何一个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总存在着个性差异,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习的评价尤其要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以下两点:一是对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合作发现、实践运用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主体精神和品质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二是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重点是提炼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所体悟,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以提高主动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只有坚持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不断优化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定能让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29a9e08b7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