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诗诗歌训练

2022-08-13 18:17: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唐诗诗歌训练》,欢迎阅读!
唐诗,诗歌,训练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中唐诗诗歌训练专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 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 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恩田里, 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 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作者从长安外调任滁州刺史,此时唐王朝经安史之乱后战乱频仍,统治日趋式微。此诗为作者在滁州刺史任上作。李儋,字无锡,作者好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1)简要概括诗中表现哪些“愁”情?(3分)

2)给合诗中的五六两句,谈谈诗人塑造了怎样的自我形象?

1)对友人的思念之愁;年岁易逝之愁;国事与个人命运难测而又无奈之愁;为国效力与因病渴望退居田园的矛盾之愁;同情百姓而又无能为力之愁。资料个人

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一个正直的地方官面对现实处境而无可奈何的形象。“身多疾病”一句既申述了自身的困难,又表达了思念友人想归隐田里的愿望。“邑有流亡”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怀之情。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1、首联是用得最传神的是哪两个字?请简要加以分析。

2、试分析“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两句的修辞手法。 3、分析最后一联的表现手法及表达的情感。 1“下”“收”“下”为东下攻下的意思,写出了西晋伐吴时的声势赫赫,“收”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东吴的望风披靡闻风丧胆。两字对举,写出了战争的结果。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这两句用了对比,拟人。西塞山依旧枕着长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物的永恒。山形依旧同英雄霸业荡然无存形成了对比,鲜明生动地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慨叹。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3、尾联以景作结,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便是分裂失败的象征,也是今逢四海为家江山一统的结果。借古讽今,告诫唐统治者要珍惜如今的统一平安,不要轻易发动战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

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资料个人收

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1 / 2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1、前两联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颈联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请加以分析。 3、试对尾联加以赏析。

1 前两联揭示了叛乱带给社会百姓的灾难:连年饥荒,亲人兄弟离散,田园荒芜,流离失所。

2 颈联运用了比喻,诗人用千里孤雁、九秋断蓬比喻手足离散,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凄苦。

3 尾联用了想象的手法,想象兄弟诗人五地望月共生乡心之情,抒发了对兄弟姐妹的刻骨思念之情,也表现了手足间同甘苦共患难的骨肉之情。资料个人收集

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4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2a3971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