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诗歌“审丑”意象研究

2022-11-16 01:1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唐诗歌“审丑”意象研究》,欢迎阅读!
中唐,意象,诗歌,研究

中唐诗歌“审丑”意象研究

中唐时期的诗歌风格流派众多,数量也超越了盛唐,翻开中唐诗卷,会发现大量奇奇怪怪、丑陋诡谲的意象充斥其中,且其出现并非偶然。诗歌中的意象是言情达志的重要承载物,渗透着诗人的审美趣味及一时代的审美方向。

审丑与审美同属于美学的一部分,但一直以来的审丑研究处于尴尬的位置,往往是在文人研究的部分篇章出现,或是伴随审美研究的陪伴者。中唐诗歌可谓是“丑”的大舞台,林林总总的审丑意象“异军突起”,从一个时代的角度来看这时期的诗歌,审丑意象的“崛起”既是中唐时代诗人深受时代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影响的特殊产物,也是中国古代人审丑意识及能力发展的结果。

从中唐诗歌意象的“审丑”发展过程来看,中唐的审丑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崛起、中唐中期的兴盛、中唐晚期的变化三个阶段。正是这不断发展的三个阶段,为我们展现了中唐诗歌审丑意象的发展脉络。

诗人从被动的接受审丑到主动并大量的创作审丑意象,丑包括狭义的和广义,狭义的丑主要指内容题材的丑,广义的丑主要指诗歌创作手法的独特,具体来,狭义的丑可分为人、物、事三种,可从中探讨每一典型的丑怪意象所具的美学意义。由于中唐特定的社会条件,文人的心理也发生着重大变化,求新求变成为中文学的潮流,韩愈的“以文为诗”白居易的新乐府无不在探索中唐文学审美的转型,对现实的批判、对创作的苦吟,这些都使得审丑意象必然在中唐大量出现。

中唐诗歌审丑意象所具有的美学特色,有着与其他时代诗歌完全不同的特点,既创造了属于中唐特有的审丑特色,也由于中唐诗人个体诗歌创作风格不同与独特魅力,推动了审丑方式的多样性发展。中唐诗歌审丑的大量出现,既是对审丑这文学范式的继承与拓展,更对后世文学的审丑产生重要影响,中唐的“丑”从广


度上来说,拓宽了诗歌审丑的题材内容,从深度上来说,深具人文批判与反思精神,其包含的美学意蕴与文学创新思想推动了中唐诗歌的发展。

从古代文学理论来看,中唐诗歌的审丑确立了“以丑为美”的观念,也是审丑突破审美藩篱的重要时期,因而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b414f6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1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