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语言和文化

2024-02-19 09:46: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翻译、语言和文化》,欢迎阅读!
和文,翻译,语言

翻译除了单纯的文字转换以外,也是文化价值的一种传播途径,它要求翻译者从文化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所要传达的意义、

方式及风格。因此,翻译同语言和文化三者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作为交流的一种工具,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比如你和外国人交流,但是你的外文不行,同他人交流就有障碍,想表达的意思你不一定能表达清楚,对方的意思你也不一定听得明白。所以作为一名翻译人员,前提是语言要好,至少在同他人交流中不出现沟通障碍。另一方面,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为。和非母语的人或文字打交道,如果不了解译入语所在国家、地区的文化,那么就无法做到把原语的""""在译入语中原计原味地体现出来。本文中作者就针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 翻译与语言 1 翻译的定义和目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和英国对于翻译的基本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翻译一词的基本解释有两个:1一种语言文字的意

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指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方言与方言、古代语与现代语之间一种用另一种表达);把代表语言文字的符号或数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②做翻译工作的人。因此,作为一名翻译,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翻译,翻译的目的又是什么。《剑桥高阶英语字典》中对于英语的解释为Something which is translated, or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something,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从此处我们不难得知,翻译是一种语言的转换和传递,是指其行为和过程。

人类的主动行为都有其目的,翻译行为自然也不例外。我国古代佛经译论家释道安在其《鞞婆沙序》中引用秘书郎赵正的一句话:

传胡为秦,以不闲方言,求识辞趣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翻译就是要让不熟悉非母语的人也能够懂得其中的乐趣。因此,翻译最原始的目的就是要让不懂得原文的读者或当事者通过翻译得知甚至欣赏原文的思想内容及其文体风格。但随着文化的发展翻译也开始跨学科的多元化交叉,不同专业的人对翻译有着不同的目的。发展到现在,翻译的现实目的已经令很多人冲昏了头脑,被定义为是为了赚钱,娱乐,这样的目的属于非文本目的,有时带有不够负责的态度。因此,这样的目的不仅不高尚,也不值得提倡。

2 翻译的方法

翻译的方法,也就是常说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翻译理论,其实就是翻译观的问题。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

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不仅能够解释许多翻译显现,而且能够帮助译者提高翻译能力。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翻译对象,要灵活使用翻译方法。台湾著名学者何伟杰在其著作《译学新论》中曾经把翻译理论与实践比作绿叶与红花的关系,由此可见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重要性。本文后半部将详细分析翻译的同化异化技巧以及重写改写法。

3 语言的定义及在翻译中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一定的体系。语言在翻译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英汉两种语言的翻译来说,译者应当尽量多读中英文章、著作,多听多看相关的新闻和广播,通过阅读和聆听来增加词汇量,积累地道的表达方法,提高对两种语言的敏感性。如果仅靠学习翻译技巧,而没有足够的阅读积累,从长远来看,对提高翻译水平是没有太大帮助的。在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对于汉语的阅读。很多译者认为这是自己的母语,没有必要加强和提高,但当真正面对学术性强,文学性质强的翻译工作时,就会发现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准确的中文加以对应。随手拈来一个词套用上去,会令翻译质量大打折扣,也会降低作品的欣赏水平。受到汉语语言的影响,总想着对号入座,因而总是来回来去的使用同一个词表达。比如进步,我们总会想”progress”而不会想到” strides”想要有词可选,平日里就要多积累词汇等语言知识,只有平时多输入日后使用到得时候才可能多,遇到问题才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4 翻译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1翻译与语言孤立

在当今翻译界,有一些人对翻译理论的研究可以说是炉火纯青,提起诸多理论,他们看看而谈,但是,他们缺少扎实的语言功底,

这就使的翻译理论变成了一个纸老虎,变成一句句空话。语言对于翻译就好比中国佛家理论对于悟,悟则需要有很高的修养,只有二者都具备,才能悟出真谛。但另一方面,语言是一门艺术,同语言与翻译息息相关的翻译也是一门艺术。不可单把它看作是一种科学,一种简单的文字转换。如果单纯的作为文字转换,就会出现很多问题,甚至影响国家的形象。例如,北京国际机场的紧急出口上标有平时禁止入内的告示牌,相对照的英文却写成“No entry on peace time”(和平时期禁止入内)。又如,北京的中华民族园是介绍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公园,牌子上的英文却被写成“Racist Park”(种族主义者公园)。这样的翻译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有些已经成为了外国人的笑谈。这不仅是文字功底的不扎实,也是单纯语言转换的缺陷之处。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也可以进行所谓的翻译,即机器翻译,电脑可以把人输入的文字转换成其他文字,但是这种文字转换想必大家也都尝试过,效果不言而喻。所以,在现今社会,翻译


工作想要做好,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抄小路。最后,还有一点是需要补充说明的,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各有自己的特点,在互译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二者的区别,掌握翻译的度。汉译英时,许多由于语义重复等因素造成的句式肿胀,要学会利用翻译技巧进行消肿和剪裁。

2翻译的艺术

首先要说到的是语言艺术的一些特征,它包括一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语言高于文本的简单陈述性的语言。这就是说在翻译的过

程中,我们不单要知道说什么,还要知道如何说。我们不仅要达意,还要传情。第二,语言艺术是一种多层次的文字形式。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的表达方式是多样化的,其中包含修辞方法的运用,以及凭借一些语音要素来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等等。第三,语言艺术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语言艺术是无限的,对同一个东西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理解。语言艺术还具有自己的时尚性,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演变。

其次,翻译艺术的一些基本特征。翻译是一门基于科学之上的艺术。但他的一些特征却在某种程度上约束着它的应用。译者要就

文论文,不能海阔太天空。翻译语言的艺术表现还要受到文体、音韵的限制以及受阅群体的限制。比如一部外国文学著作,如果阅读人群是儿童,那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与艺术的追求要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

二、 语言和文化

语言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语言又十分神秘,是人迄今为止尚未完全了解的东西之一。生活在不同文化

环境中的人,对于同一个语音或文字符号的理解是不同的。这里主要用习语作为例证。习语是人民大众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与人和人的生活环境紧密相关。它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等都有着联系。正如一本书中提到的习语好比一面镜子,能清楚的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的特色。比如饮茶文化在英国,英国人喜欢饮茶,因此词组“another cup of tea”原意是另一杯茶引申为另一回事。习语这种语言现象有着自己的特点,他是一个整体,不可随意拆换。因为它往往牵涉到得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典故。文化当中的历史发展对习语也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统治者发挥着一定作用。比如罗马人征服英国以后,我们就有了今天的一句习语,“All roads lead to Rome.”不同人种占领或统治了一个地区,就会自然而然的把自己的文化历史传播到了另一个地区,感染并且影响着其他地区的语言习惯。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再次就不一一例举。由上述的习语这种语言现象与文化的关系,不难发现,语言和文化也是不可分割的。

三、 翻译与文化 1文化的定义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文化的民族,因此,文化在中国是很看重的,从字典中的解释就可以看出一二:①

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②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识。 文化和任何一门科学艺术都是紧密相关的。翻译,作为一种艺术,自然也需要文化的支持。文化包含的方面非常广泛。不仅包含历史,风俗,也包括和语言息息相关的习语。

2 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1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翻译之所以不那么容易,这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到文化的制约。语言一旦进入交际,便存在对文

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我国著名翻译家许钧说过:翻译研究要关注历史的发展进程。一部翻译史,就是一部人类文化交流史。要了解翻译在人类文化交流中的贡献,必须关注翻译的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翻译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功能;从翻译活动对文化文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着眼,理解翻译的意义、作用与定位,而不仅仅局限于翻译标准、翻译技巧等的讨论。文化底蕴在翻译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有人说十六七岁可以出来一个写作天才,但一个人不到五六十岁是成不了翻译家的。这句话也同样告诉我们作为一个翻译,是需要多年的文化积淀,不是聪明就可以做到的。一名合格的译者所要具备的知识不仅要专,而且要博,要成为一名杂家。平时多留心各方面的知识,切忌投机取巧,有侥幸心理,认为这个不需要了解,那个用不到,方到用时才知道知识少。当然,一个人的经历毕竟是有限的,但我们至少可以对自己所从事的业务范围之内的事情了解的精一些,广一些。比如音乐翻译,我们可以对钢琴和声乐等方面的翻译比较精通,但对管弦乐或其他音乐知识可以做到基本了解掌握即可。最后,我想强调的一点就是文化的广阔的内涵。对于一部作品,我们要注重的文化不仅仅是文化语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34406c8b0717fd5370cdc2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