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教育史》课程思政设计

2024-04-07 11:5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外教育史》课程思政设计》,欢迎阅读!
思政,国外教育,课程,设计,史》

《国外教育史》课程思政设计



一、课程思政体系化设计 陶冶人文情怀,树立教育自信之根

“研究历史,不是在故纸堆中翻翻捡捡。探究历史的目的在于了解人类社会教育发展的历程,借以探求人类社会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将历史中的点、线、面勾连形成教育思想史的制度沿革史和教育思想史,贯穿课堂的梳理将横向知识与纵向思维交织成学生内化的教育情怀。把知识和态度价值观与教育情怀紧密结合起来。

课程思政,重点在育人。因此,在学生搭建知识脉络的同时陶冶人文情怀,是教育课程思政内涵的重要路径。

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教育的兴衰与国力的强弱息息相关。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构想和展望,追溯过去、反思现实,探究教育兴衰的人文历史因素。从教育史中教育的起源问题分析我国教育制度的产生、从历史脉络中分析我国教育制度的演变、从古今中外的比较中探析我国教育制度的优劣,以文化人的方式,增加学生们在中国教育制度的理解、树牢学教育自信之根。从陶冶人文情怀切入,做让学生敢于思辨,在思辨中批判与反思。

坚持立德树人,培育文化自信之魂

教育史里不仅有知识的温度,更有思维的深度;不只有过往,更藏有现在和未来。我们要用历史的灯,照亮前行的路。”课程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份教育的情怀、文化的自信,求实中创新,立德中树人。

课程思政,落脚在思政,没有准确的课程定位,思政引领便浮于表面。因此,在学生搭建知识脉络的同时陶冶人文情怀,是丰富课程思政内涵的最终落脚点。

描摹人类教育波澜壮阔的历史、梳理各国的教育制度、讲述优秀教育家的实践和创新精神,从古希腊三杰到我国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从文艺复兴到隋唐的选人用人制度,分析过往、总结得失,以思政渗入、用专业的知识分析,构建了一张张知识网络,演绎了一堂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培育了一个个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

从筑牢文化自信为本,做让学生“四个自信”的实践人,悉心培育学生文化自信之魂。 二、课程思政融入点

授课对象:大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课程总学时:48学时


教材信息: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2019 一、课程简介 (一)面向对象

《外国教育史》是教育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核心课。 (二)开设目的

1.梳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脉络;

2.学习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感悟教育家们崇高的职业道德信仰、爱满天下的教育情怀和勇于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激发学生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

3.增强学生对幼儿教师工作岗位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4.提高学生教育理论素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审视、评价当前教育问题提供思路,为学前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二、本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点

该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点主要在教育制度史改革的历史原因和教育思想史的人文情怀,梳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发展脉络,重点学习不同历史时期学者先进的教育思想,感悟教育家们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和爱满天下的教育情怀,提高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职业认同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提高学生专业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该课程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梳理分析,具体体现在:

1.组织辩论赛 2.历史话剧表演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36118b9d6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