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2023-01-04 18:0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欢迎阅读!
防治措施,裂缝,混凝土,体积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摘要: 大体积混凝土硬化时由于要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将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经常出现很多裂缝,是工程实践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本文几个方面来分析、讨论相应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Abstract: Mass concrete when sclerosis due to release much hydration heat, will lead to concrete temperature is too high, often appear many cracks existed in the practice of project is a common problem. This paper analyzes several, discuss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measures.



Key Words: mass concrete crack preventing measures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析出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混凝土裂缝无非有如下几种原因:1、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使楼板产生裂缝;



2、材料选用及质量问题使楼板产生裂缝;

3、施工方法不当使楼板产生裂缝;

4、结构设计方面使楼板产生裂缝;

综上所述裂缝原因我们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一、预防混凝土裂缝措施的施工方案设计根据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的规定,产生0.20.7MPa以下自应力混凝土为补偿收缩混凝土。为了实测出限制膨胀率,实验室进行了掺加ZY试件的限制膨胀率试验,试验证实掺加ZY确实可获得微膨胀性,掺量的大小对膨胀率的大小是有直接影响的。以掺加ZY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为基本材料,以加强带取代后浇带连续浇筑超长混凝土结构。根据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的要求,将广场的底板进行了分块:后浇带将整个底板分成4块,形成4个浇筑单元,块中又设有膨胀加强带,将其再分成4块,整个底板分成了16块。底板的分块确定后,墙板与顶板与底板相同的部位留设后浇带及加强带,其留设的方法与底板相同。膨胀加强带宽2米,边缘每侧设密孔铁丝网用钢筋加固,防止加强带外混凝土流入加强带内。混凝土浇筑时先浇带外混凝土,浇到加强带时改用掺量ZY膨胀剂混凝土施工。考虑到膨胀作用会使强度降低,膨胀加强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该提高,并加大膨胀剂用量,用这样的方法循环施工达到超长无缝结构的目的。






二、施工技术措施 建筑施工过程中,在墙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定设计配合比阶段,采取了降低水灰比的措施。底板与墙板同为C30P12,而底板的水灰比为0.47。而墙板的水灰比为0.41,混凝土的坍落度指标底板为1820厘米,墙板坍落度指标控制在1416厘米。采取该措施的目的在于减少用水量、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在混凝土浇筑阶段,采用二次振捣的工艺,即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避免混凝土因沉降收缩而引起的裂缝。这些措施的实施对控制墙体裂缝的出现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浇筑过程中其他方面的控制均与底板的控制措施方法相同。按照房屋无缝混凝土的施工方案,房屋顶板的浇筑顺序是浇筑完地下一层墙板至房屋顶板梁下口后进行房屋顶板的混凝土浇筑。在顶板的浇筑过程中主要是要控制好早期裂缝的产生,从混凝土收缩裂缝的形成时间看,缝往往发生在混凝土初凝到终凝这段时间内,在施工方案讨论过程中,将顶板二次或三次搓平、抹压,特别是初凝抹压作为控制早期收缩裂缝的一项重要控制措施,这对于弥合部分早期裂缝是不可缺少的工艺。由于该项工艺在施工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因此对避免顶板发生早期裂缝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房屋混凝土的养护 房屋底板、墙板、顶板全部采用了掺加ZY膨胀剂的混凝土。按照养护制度,在混凝土抹压后,能上人时即铺上麻袋片或草席,用水浇湿保养,混凝土硬化34小时后,底板与顶板均筑堰蓄水35厘米进行养护,墙板采取不间断淋水保温,采用这些养护方法不得少于14天,墙板侧模的拆除也不少于7天。以上养护措施的实施对房屋应用超长无缝结构的成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严格控制骨料级配和合泥量 选用10.40mm连续级配碎石(其中10.30mm级配含量65%左右),细度模数2.80-3.00的中砂(通过0315n凹筛孔的砂不少15%,砂率控制在40-45)。砂、石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并不得混有有机质等杂物,杜绝使用海砂。 3、选择适当外加剂 可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中掺加一定用量外加剂,如防水剂、膨胀剂、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外加剂中糖钙能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使用水量减少20%左右,水灰比可控制在0.55下,初凝延长到5h左右。



4、选择优化配合比 选用良好级配的骨料,严格控制砂石质量,降低水灰比,并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和外加剂等,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以降低混凝土温升,从而可以降低混凝土所受的拉应力。 5采用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 根据泵送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这种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混凝土的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避免混凝土输送管道经常拆除、冲洗和接长,从而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出料口,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振实;由于底层钢筋间距较密,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脚处,以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



6、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最好选在春秋季施工,以降低入模温度,既是在夏季施工最好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入模温度,再者浇筑混凝土时最好不要让混凝土在太阳下直接爆晒。施工过程中应对碎石洒水降温,保证水泥库通风良好,自来水预可先放入地下蓄水池中降温。 7、改进施工技术 施工时加强插筋位置的振捣、抹压、养护。由于钢筋是热的良导体,易产生大的温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36a06ff30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