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司汤达本人与于连角色塑造的联系

2023-02-13 16:01: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谈司汤达本人与于连角色塑造的联系》,欢迎阅读!
司汤达,于连,塑造,角色,本人



谈司汤达本人与于连角色塑造的联系



【摘要】一部作品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作者的个性和情感体验,《红与黑》可以说是司汤达性格的一个展示柜,本文通过从家庭、社会、野心、性格与爱情几个方面分析了司汤达的经历与思想同主人公于连角色塑造的联系。

《红与黑》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巨著。在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透过作者所塑造的人物看到作者的个性与情感体验,特别是通过对于主人公于连的探究来研究作者本人,探究作者本人与角色塑造的联系。正如《司汤达传》所说,于连是司汤达的一部分,“是戴面具的司汤达”[1]



家庭的不幸 司汤达有一个不幸的童年。母亲的早逝让他“不能像本性所向往的那样成长为一个正常的孩子,被慈爱与同情所围绕,得到幸福,却只能感到孤独、受人曲解”[2]。司汤达将这种得不到家庭关爱的愤怒宣泄在《红与黑》之中,将于连也设定为一个不幸的人。一个唯利是图的父亲,一群排斥自己的哥哥,一颗与自己一样缺乏母爱无人理解而长久孤独的心。于连的父亲在小说中的形象极其丑陋,虚假狡狯,具有旺盛的贪欲,视利益为一切。在于连面临砍头之前到监狱探监,却是对儿子的咒骂,在于连说“我有积蓄”之后却又表现出十分热情的所谓父爱,这样的父亲形象也是司汤达对于自己父亲的投影。司汤达曾经用让我们觉得难以置信的文字来形容他的父亲“是一个‘恶棍’,一个‘杂种’,一个‘凶手’[3],可见他的内心对于父亲多么痛恨、不屑与鄙视。在司汤达眼里,他的父亲司汤达的家庭成员都是崇尚贵族观念,司汤达却在童年就向往着“狂热的共产主义者”,这样极端相反的立场让他得不到家庭的理解而心灵孤寂。正如于连的父亲与哥哥不理解于连读书的意义所在一样。不被家庭关心与理解,这样相似的来自家庭的不幸铸就了他们不幸一生的开始。

社会的不幸

来自于社会环境的影响首先是因为身份地位的不足。于连只是一个身份地位低下的锯木板工人的儿子,在维里埃尔这座小城里比起市长等人就是下层人士了。即使做了家庭教师地位有所提升,但在离开维里埃尔之后,特别是进入巴黎这个繁华之都,他又硬生生的成为了没有身份地位的小人物。司汤达虽然本身出身在可以算得上贵族的家庭,但是那也仅仅是对于他的故乡而言的贵族,在巴黎这个地方,他依然不过是个粗鲁的外省乡下人,其他什么都不是。他的亲戚都是有权有势的人,特别是达碌家这样的政府高官家庭,更是让他觉得自己地位的不足。在这个以贵族身份地位为代表的社会与时代中,他们的低下社会地位让他们得不到幸福与理解,这是来自于社会的不幸,因为社会观念与他人观念影响了自己的一生。 野心

就是源于社会与家庭的不幸,司汤达与于连同样拥有了一样东西——野心。“成为一个伟大的军事战略家,或起码当一名将军。[4]司汤达的计划是这样的。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他选择了跟随拿破仑的军队获取荣誉,在此不得不提到司汤达的虚荣。司汤达一方面鄙视自己父亲视金钱为一切的观念,另一方面却又十分重视金钱与名誉,在服装上挥霍大笔的金钱,为了名誉狂热的跟随了拿破仑的军队,当自己的父亲没有按时给他汇钱的时候,他就用最难听的字句辱骂自己的父亲,毫无父子情分可言。可以说,司汤达早年也是一个禁锢在名利场


中的人,就如同小说中的于连。

而于连实现野心的方式则不同,司汤达将他设定为一个靠宗教手段爬上上层社会的人物,这也许是源于司汤达对于宗教的憎恶。《司汤达传》中提到司汤达早年的家庭教师雷拉纳神父的时候,司汤达认为神父毁了他的童年,这种对神学与神父的厌恶之情到后来也一直不曾消减反而愈加强烈。另一方面,工具一说是司汤达脱离家乡脱离家庭的一个剪影。司汤达之所以可以离开家乡去往巴黎就是因为他利用了数学这项工具,在数学才能的展现之下,让他得以逃脱视为牢笼的家庭和父亲。数学之于司汤达,有如宗教之于于连。宗教手段作为工具的设定是《红与黑》最重要的线索之一,也是司汤达情感与生活经历的显现。

司汤达的野心最后并没有实现,“如果说从莫斯科撤退标志着拿破仑时运的衰退,那么这也是贝尔从荣誉、野心上开始撤退的标志”[5],司汤达在这场他以为会功成名就的战争中一无所得。那么于连呢?于连在以为自己获得了成功的刹那从巅峰滑落,被一封告密信毁了所有的前途。一样的一无所得。

这两个从内心里膜拜拿破仑的野心分子最后同样是野心破灭的结局。司汤达在此时已经没有童年时代的尖锐,所以只能把那种失望和反抗寄托在于连身上,因而于连最后的野心破灭结局是毅然赴死而不是苟且偷生。



性格

于连与司汤达性格中最突出的相似点在于自卑与自尊的并存。于连有一颗敏感的心,为一个身份地位低下的下层人士,混迹于上层人物中难免产生自卑之感。他容易因过度的自卑产生被轻视感,从而摆出自傲的令人讨厌的姿态或者愤怒,形成一种过度的自尊。

司汤达的自卑既来源于家庭温暖的缺失,自身身份地位的不足,也来源于对相貌的自卑。他青年时期“更多听到的是他很丑”[6]。另一方面,司汤达又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恃才必然会傲物,对他来说,自己拥有如此的才华自然是有可以自尊自傲之处的。

于连和司汤达都是天才,于连的攀升与他能够流利的背诵拉丁文圣经这样过目不忘的天才般的能力是不可分割的。他们的自尊既是一种对于自卑的装腔作势的自我保护,也是一种自恃为天才的心态。害怕受到上层人士的伤害,从而给自己披上一件保护外衣,那就是他们的自尊。这种自尊来源于一颗敏感孤独而容易受到伤害的心,越是自尊,其实也越是自卑。“我过多的自豪感使我无法和任何人交往。[7]

爱情的选择

爱情是《红与黑》用了大量的笔墨在描绘的,主要是一个男人与两个女人的故事。爱情的抉择同时也是名利与真心的抉择。

司汤达生命中第一个爱的人是他的母亲,他“以一种疯狂的热情眷恋着他的母亲的娇媚”“朦胧的形成了对父亲的妒忌”[8],甚至他恨自己的父亲也可能有部分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母亲。司汤达本身的这种恋母情结让他塑造出了德·雷纳尔夫人作为于连的真爱,甚至可以说那也是司汤达心目中的完美爱人。从司汤达的几次恋爱经历中不难发现,他总是更偏好于夫人作为自己的爱慕对象,温柔而有魅力的夫人作为爱侣的标准是受到了自己母亲的影响吧!

司汤达本身的爱情观念是“一颗爱我的心,一个女人,是我缺少的”[9]。但是他却屡屡在爱情上失败,而他将他的爱情经历也融入了于连的爱情追求中。在与阿黛尔爱情中的笨拙,在追求梅拉尼时拟定的策略都是于连爱情中的一部分,甚至连偷情这一点也是惊人的相似。司汤达将他每一段爱情中的情感体验融汇在了于连与夫人、于连与小姐的爱情之中。

司汤达把夫人与于连的爱设定为从名利到真爱,而将马蒂尔德小姐与于连的爱设定为仅仅为了名利。夫人一方面有着温驯的性格以及为了爱人不顾一切的勇气,而马蒂尔德小姐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3e32f4de45c3b3567ec8b9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