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金融

2022-07-19 12:4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数据”与金融》,欢迎阅读!
金融,数据

“大数据”与金融

作者:王艳杰

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4年第3



王艳杰

(华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11

要:大数据是一种资源,而且和一般资源不同,它是可再生的,是随着业务的开展、数据的积累越来越多的,是越挖越多、越分析越有价值的,这显然是反自然规律的,然而却着实是大数据的特色所在。随着大数据原理逐渐被金融行业所重视;同时,大数据又对金融行业带来了冲击与商业价值。笔者主要结合“大数据”原理对金融业的影响与反思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数据;金融;互联网金融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09-0045-02

收稿日期:2014-02-22

作者简介:王艳杰(1979-),女,辽宁辽阳人,硕士。研究方向:金融。似乎一夜之间,大数据这个话题,从IT 行业忽然跳到了金融业,成为了金融行业颠覆传统业务,深入互联网金融的话题之一。然而,到底何为大数据,在马云掀起的余额宝风潮下,金融行业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借用互联网金融的渠道。笔者将从大数据对金融的影响与借鉴方面谈谈对大数据的看法。

一、“大数据”概述

当我们深思各种搜索引擎服务的原理时,“大数据”这个词汇就变得完全不再陌生与边缘化了。搜索引擎服务就是依据查询用户的需求,在大量的数据中进行匹配,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各种可能的答案。这种IT 服务方式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典型的“大数据”原理的应用与服务。

“大数据”不仅仅局限于表面字义上所体现的信息,当把大数据作为一种数据应用原理来看,它包括对各种维度数据信息的搜集、汇总,人们通过对于数据的有效整理、管理与分析,让单个的表面看来没有任何价值的数据,通过数据量的累加与分析,达到了对海量数据的挖掘与整合,使其逐渐展现并赋予商业价值,并逐渐将隐藏于这一原理背后的巨大商业价值予以充分挖掘并运用于各行各业。

二、“大数据”对金融行业的反思

作为信息数据使用者的人们,又是各类数据的制造者,然而这些数据体现为多个维度,又散落于各行各业,并未得到有效的整理及充分运用,即出现了在数据信息的整理、收集及运用上的信息不对称,体现在金融服务领域,即为我们常说的“二八定律”。也就是说当金融机构在服务80% 的低端客户所付出的边际成本与服务于大型企业相差不多时,在信贷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从经济人的角度出发,金融机构会选择服务于20% 的高端客户,以获取在风险可控下的更高收益。应该说,这是在资源限定条件下的理性分配现象,是自然经济规律的选择。那么,大数据对金融行业最重要的影响,是否在于他将逐渐改变二八定律,让潜在的尚未满足的需求逐步得到释放与满足呢?


金融行业本就是一个数据容易生成、获取并逐步累积的行业,也是很有互联网机会的行业,更是具有大数据潜力的行业。2013 年度,“普惠金融”的概念正日益被人们所提及,那么大数据是否将重构传统金融行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呢? 2013 年度,作为信托业龙头的中信信托推出一单试水消费信托的信托产品,而这款“消费信托”产品的设计、开发理念正是基于整体“大数据”信托的原理。这些数据不仅来源于企业本身数据的积累与有效分析,而且整合了其他合作方所采集的客户样本信息,通过深入挖掘海量数据后所隐藏的潜在商业价值,以信托产品的方式真正实现了“大数据”原理与“信托原理”的有效结合。也就是说,这一产品的推出,在理论与操作层面均打通了整体产业链中前端的融资需求与后端的消费需求的有效对接。

2013 年度,当信托行业面临着“泛资管”“刚性兑付”等得以支撑信托业务在近几年来迅速扩张的因素正逐渐消融瓦解的背景下,行业内逐渐出现质疑声,是信托行业发展的拐点到来了,还是体现为信托行业经营模式拐点的到来。笔者借用一句:“忧患实隐于繁华背后,生机常起于困顿之间”。余额宝、微信理财在短短数月便将银行存款搬离几千亿,为一部分人提供最便利的金融服务的今天,金融行业的转型已迫在眉睫。

三、充分挖掘“大数据”下的行业优势

大数据是一种资源,而且和一般资源不同,它是可再生的,是随着业务的开展、数据的积累越来越多的,是越挖越多、越分析越有价值的,是反自然规律的。然而,却着实是大数据的特色所在。从深入挖掘隐藏在“大数据”原理背后的金融商业价值以及行业价值的角度出发。

第一,大数据能够有效降低普惠式金融服务的边际成本。在传统金融服务上,无论客户群体的大小,在对于融资服务客户的贷前调研流程设计上均采用相对一致的贷前风控措施,在产品风险控制设计上采用以变现能力较强的抵质押物为基础担保,配合股权质押、主要控制人担保等相应风险控制措施以有效控制并降低融资服务风险。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让中小客户难以达到融资条件,或因贷前调研边际成本过高,相对收益偏低而让金融机构放弃此类客户。然而,“大数据”原理的应用,让降低金融机构对中小客户的贷前调研及风险控制成本成为可能。如通过综合评价客户的历史交易数据、客户信誉值、不良信用记录等信息,以客户信用数据模型的方式抽取并分析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让客户的历史过往数据充分的发挥作用。这种客户信用调查的方式,充分利用了大数据原理下海量数据的关系,有效降低了对于中小信贷客户的

贷前调研成本,也让对于中小客户的后续风险管理的实时性、有效性、边际成本最低成为可能。

第二,大数据的应用让金融行业能够真正了解各层次客户的真实需求,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与经营理念。传统金融领域中,金融业所提供的服务及产品设计的出发点可以说是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在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与冲击下,明确定位客户群体, 充分了解不同层次客户的真实需求,或是通过对客户的各维度信息的研究与分析,引导客户产生新的金融服务需求,引导一种针对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消费习惯、不同家庭结构及资产实力的群体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设计,这就是也必须是在大数据的充分应用下才能产生的社会与经济价值。

第三,大数据能够有效颠覆金融行业管理的模式,充分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对于一项政策的出台、对于一种金融服务的推出,品评的方式仅为其是否被顺利执行或带来预期的商业利益。然而,在被顺利接受与明确否定的决策或服务的背后,若从多维度的角度去分析一项制度为何得以顺利接受或拒绝,一项服务为何支付了大量的经济成本后仍未得到预期的效果,一个畅销的金融产品的畅销原因是什么,只有通过对过程中的各项因素进行大数据的综合分析,才不会失去有利的商机。

第四,大数据能让金融行业从全新的视角来发现或重构新的盈利模式。从中信信托借用大数据的原理设计的信托产品来看,金融业与掌握行业大数据资料方进行深度合作,通过查找隐


藏在数据后的人们的真实需求,就有可能设计出通过金融手段可对接的产品或服务方式。通过大数据的原理,拓宽了金融行业在金融创新领域的视野。大数据,改变了经验加实地调研的传统模式,为在全新的视角下发现新的商业机会,重构新的金融赢利点提供了可能。

四、结语

大数据,也许对于IT 行业本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然而,当它与金融行业碰撞时,必将为金融行业的风险控制、产品设计、服务的创新提供新的切入点。同时,大数据为各行业提供的又是一个共赢的平台,金融行业将能够通过数据分析与模型的设计,不仅为高端客户,也为更多的人提供最适合同时产生最大经济利益的服务。大数据,为金融行业更好的深入互联网融,为行业间的共赢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责任编辑:袁凌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405e7d16c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7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