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李白诗歌的研究

2022-12-01 03:1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白与李白诗歌的研究》,欢迎阅读!
李白,诗歌,研究



李白与李白诗歌的研究

摘要: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他的人格和艺术个性常被研究者用浪漫、天真、豪放、飘逸、自我意识等形容。李白在思想和行为上的突出表现是自我仙化、任侠使气、交友真诚。他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和从政行为都缺乏现实性,他特殊的气质表现在诗歌里是天才、天然率真。本文从诗歌创作方法、诗歌风格、诗歌表现意象三方面来分析李白独特的气质和他的诗歌。



关键词:李白精神 诗歌艺术

在唐代诗坛,李白的出现,犹如石破天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这个色彩斑斓的年代,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歌。李白诗歌今天已经成了国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创作方法是指作家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作家采取什么创作方法,是受他的世界观、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和心理特征等因素制约的、创作方法往往是文艺思潮或流派的重要标志。对朝廷腐败、民不聊生、现实生活不满,李白用浪漫主义手法,抒写了他对大好河山的喜爱 ,对美好仙界的向往 ,世俗的鄙弃,对权贵的蔑视和追求自由的思想。《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他心情的表白。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渡镜湖月”,他可以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人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骑着白鹿游山玩水,与神仙驾着鸾车一起游玩,这是何等快乐自在。又怎能使其委屈地伺候这些权贵,使自己不得开心颜呢 !他毫不掩饰自己实现理想的自信心:“富贵吾自取”(《邺中赠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幽居》),“青云当自致”(《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天生我才必有”(《将进酒》)。他自视甚高,“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书怀赠南陵常赞府》)自比大贤,“大贤有卷舒”(《赠刘都使》),“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梁甫吟》)。李白的天然率真突出表现在诗歌艺术上不受限制,不被传统所束缚,一任真情的自然流露。为了抒发真实的感情,他不受诗歌形式的限制。《将进酒》《行路难》《陪侍御叔华登楼歌》《远别离》《梁甫吟》等皆纵横驰骋、自由挥洒。《蜀道难》长短错落地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九言、十一言,同时四次转韵,变化多端。在描写山川风景时多用整齐的七言、九言,抒发强烈的感情时用错落的长短句。在表达自己的担忧时用短促有力的四字句。或激昂、或愤慨、或急促、或舒缓,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仿佛一首自由宣泄而又雄浑浪漫的交响乐。朱自清先生说:“他作诗也全任自然。人家称他为‘天上谪仙人’,这说明了他的人和他的诗。



秦牧《艺海拾贝·鲜花百态和艺术风格》:“一个作家的生活道路、思想、感情、个性、选择的题材、运用文学语言的习惯和特色、生活知识积累的广度和深……这一切总汇起来构成他的风格。李白诗歌的主要风格是飘逸俊美,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对李白诗这样评价:“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




林庚先生说:“李白的诗是最天真的,这使得他的风格达于惊人的淳朴。李白诗歌风格表现之一是语言自然朴素,所咏之物脱口而出,不加雕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又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清新自然的语言脱口而出,毫无雕饰之处。蜀道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这种毫无遮饰的情,大胆的表露。构成自豪放纵逸的特征,也是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语言的具体表现。他认为艺术美的最高境界就是天真:“古来万事贵天生。”(《草书歌行》)李白认为诗歌创作要恢复古道,就要恢复元古时期诗歌古朴天然的风韵:“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古风五十九首》其一) 所谓清真的诗风,就是清新淳朴自然的诗风。它完全不事雕饰,不掩真情,而与齐梁绮丽浮华的诗风是相对立的。李白主张尊重诗人的创作个性,相信诗人的创作活力,认为只有真性情的诗歌才是真正的好诗。这些诗歌作品和诗歌思想在也正是李白的人格追求,他始终在自然、率真中体现自己真实、质朴的人生。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李白诗歌的浪漫意象在诗中充分表现出来。惊人的想象力,大胆的夸张,这些表现手法的运用使他的诗歌特别富有诗意。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山能懂他的心;“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月能替他遣愁解闷。蜀道的艰险他用扪参历井仰协息来形容;北方的严寒他用燕山雪花大如席来形容;自己的愁思他用 白发三千丈来形容:瀑布的雄伟壮观他用飞流直下三千尺,是银河落九天。来形容,这些众所周知的句子,表明了诗人的想象何等丰富,夸张运用的恰到好处,也是其浪漫主义的完美表达。李白的天然率真无处不在,无时不,始终如一,贯穿一生。天然率真扩展到李白的整个灵魂之中,渗透了所有的诗中的意象,他的情感在直白、回忆、联想、幻想的各种表现状态中都渗透了天然率真的本质特征。天然率真成为回响在李白诗作中的一个本质的音符。李白的作品任凭主体人格淋漓尽致地张扬而不人为地加以限制,展现出的是一颗赤子之心,真烂漫,晶莹透明。李白在诗歌创作上可以说是广泛学习,然而诗至李白,所有的传统惯例都被他突破了,因为他要充分地表现自我真实的感情世界。



注释:

①《经典常谈》.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74.

②《诗人李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5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43a3f4beb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