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反思

2023-04-05 09:5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反思》,欢迎阅读!
科学,上册,教科,教案,天气预报

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预报所包含的信息及其制作过程。 2.通过视频或实地学习感受天气预报制作的过程。 3.知道天气预报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4.培养学生探索知识、运用知识改善生活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及其意义。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会了制作天气日历,记录、统计和分析天气情况,那么未来的天气情况能够预测吗? 2.学生回答。

3.能,我们通过天气预报可以知道最近几天甚至一周后的天气,那么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板书: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

1)教师给学生展示天气预报视频,提问:同学们在这段天气预报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那这些信息与我们记录的天气日历有哪些不同呢? 2)学生根据天气预报回答。

3)教师总结:我们通过天气预报可以知道这么多信息,那这些信息是哪里得到 的呢?

4)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

5)让学生质疑问难,说说天气预报制作过程中,对哪些步骤、环节是不理解的? 6)引导学生完成随堂学第3题。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观看天气预报制作视频资料,思考天气预报在制作过程中,每个阶段主要解决什么 问题?

cc


2.学生分小组观看并讨论。

3.尝试用思维导图画一画天气预报制作的过程。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学生分组讨论,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从生活、出行、学习等各个方面讨论。 【板书设计】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接收知识,但多媒体的大量使用也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的不集中,应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多加平衡多媒体教学与其他教学形式。另外在认识天气预报的意义上应多留空间给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知识探究兴趣。教科版新三上科学



cc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44bd20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