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绘画辅导中绘画作品典型元素的分析

2022-06-11 16:59: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学生心理绘画辅导中绘画作品典型元素的分析》,欢迎阅读!
绘画作品,中学生,绘画,辅导,元素



中学生心理绘画辅导中绘画作品典型元素的分析

绘画是艺术中的一种治疗形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我国很多中学纷纷采用绘画的形式来开展心理辅导。绘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前景,它不仅能让初中生生更好地表达自我,调整身心,还能让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认清自我,宣泄情绪,悦纳自我,完成自我建构和整合。初中生可以通过绘画清晰地看到问题和成长的方向,促进成长中的个体全面和谐地健康发展。下本文就学生绘画中出现的典型元素进行了收集和分析。



标签:心理绘画;典型元素;作品辅导

绘画艺术是对心理学艺术性的体现与实施,又是对绘画艺术的心理学用。绘画是一种接近自然、感受环境的心理艺术。从事视觉心像的表达,借此表达存于内心未能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向外呈现出来。绘画作为一种特殊的投射测验,具有自主性与自发性,无须进行言语交流,具有象征意义,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绘画成为初中生认识自我、探索自我的一种方式。



一、整体望画

辅导教师整体去观察一幅画的形成时,对画的分析就已经开始!画纸空间的利用、色彩的搭配、画笔的选择、绘画者的状态等都是辅导教师画的典型元素。通过观察到的信息,就能对学生闻、问、切。绘画是内在潜意识中情绪的表达;当图像转化为语言时,情绪也就表达出来了;情绪可以转化为图像,即潜意识中的情绪有了宣泄、物化的途径。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的内容时,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一)空间利用。路德维希··贝塔朗菲在《一般系统理论》中说,任何一个实在的体系,如果它成为研究的对象,就必须具有空间或者变化的界限。画纸空间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绘画者潜在的情绪或者人格。绘画的图像在画纸的上中下、左中右不同领域和区域一定程度反映出不同的人格特征,甚至某种程度的心理障碍。辅导教师要观察学生对画纸的利用,并在分享环节询问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有什么样的想法?”“画完之后的感受是什么?等。



(二)色彩的搭配。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视觉,而对视觉影响最大的则是色彩。色彩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不同地域、不同国度和民族、不同性格的人对一些颜色具有共同感觉体验。绘画过程中需要去整体地关注一幅画作的色彩以及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和表达。对色彩的选择和解读可以看到学生在这一主题下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47e3f0e0e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1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